清宫月令承应戏考论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31页 |
| 1.1 研究对象 | 第11-15页 |
| 1.2 研究现状 | 第15-28页 |
| 1.3 研究设想 | 第28-29页 |
| 1.4 相关说明 | 第29-31页 |
| 第2章 清宫月令承应戏的概况 | 第31-68页 |
| 2.1 形成渊源 | 第31-38页 |
| 2.2 演戏节令 | 第38-51页 |
| 2.3 传世剧目 | 第51-62页 |
| 2.4 类型划分 | 第62-66页 |
| 小结 | 第66-68页 |
| 第3章 清宫月令承应戏的剧本 | 第68-112页 |
| 3.1 基本形制 | 第68-72页 |
| 3.2 剧本种类 | 第72-81页 |
| 3.3 改编方式 | 第81-94页 |
| 3.4 内容特色 | 第94-111页 |
| 小结 | 第111-112页 |
| 第4章 清宫月令承应戏的演出 | 第112-149页 |
| 4.1 参演人员 | 第112-127页 |
| 4.2 排练演习 | 第127-129页 |
| 4.3 演剧管理 | 第129-132页 |
| 4.4 搬演特色 | 第132-148页 |
| 小结 | 第148-149页 |
| 第5章 《阐道除邪》个案考述 | 第149-192页 |
| 5.1 演出剧本 | 第149-158页 |
| 5.2 演出情形 | 第158-171页 |
| 5.3 演出地点 | 第171-174页 |
| 5.4 承应人员 | 第174-184页 |
| 5.5 行头砌末 | 第184-188页 |
| 5.6 演出形式 | 第188-190页 |
| 小结 | 第190-192页 |
| 结论 | 第192-194页 |
| 附录 | 第194-21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13-216页 |
| 致谢 | 第216-218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2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