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--各种类型园林论文

海岛公园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--以平潭岛竹屿湖公园中心会议区为例

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1 绪论第12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框架第15-16页
2 海岛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概述第16-25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解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海岛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公园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景观规划设计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可持续景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可持续景观设计第17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同类项目分析第17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内研究综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外研究综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国内外同类项目资料分析第19-25页
3 海岛城市公园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第25-27页
    3.1 可持续景观发展理论第25页
    3.2 恢复生态学理论第25页
    3.3 环境心理学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3.4 低技术理论第26页
    3.5 生态美学理论第26-27页
4 海岛城市公园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及策略第27-31页
    4.1 海岛城市公园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驱动因素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海岛经济的发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岛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海岛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第28页
    4.2 海岛城市公园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的制约因素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海岛环境的特殊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海岛资源的有限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海岛环境的脆弱性第28-29页
    4.3 海岛城市公园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文化资源的可持续传承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经济资源的可持续节约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景观空间的可持续利用第30-31页
5 实践研究—竹屿湖公园中心会议区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第31-67页
    5.1 规划背景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社会环境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项目区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发展定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自然资源调查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历史人文调查第34-35页
    5.2 竹屿湖中心会议区现状分析评价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气候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地形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植被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周边道路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周边用地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SWOT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5.3 规划设计构思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规划设计依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规划设计目标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规划设计定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规划设计原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规划设计策略第42-43页
    5.4 总体规划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总平面规划设计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功能分区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交通规划设计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种植规划设计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竖向规划设计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7 经济技术指标第49页
    5.5 分区规划设计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健康活力区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湿地景观区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田园游憩区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文化体验区第55-56页
    5.6 可持续设计构建第5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自然生态延续设计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功能多元化设计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人文文脉传承设计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景观美学化设计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5 经济与社会效益兼顾设计第66-67页
6 总结与展望第67-69页
    6.1 项目总结第67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3页
附录第73-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客家地域文化特色表达的长汀三洲镇沙滩公园方案设计
下一篇:莆田市平海镇滨海景观总体规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