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前言 | 第9-20页 |
1.1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 | 第9页 |
1.2 造纸废水 | 第9-11页 |
1.2.1 造纸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| 第9-10页 |
1.2.2 造纸废水的特性 | 第10-11页 |
1.2.3 造纸废水的危害 | 第11页 |
1.3 传统造纸废水的处理技术 | 第11-12页 |
1.4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| 第12-16页 |
1.4.1 物化法 | 第12页 |
1.4.2 生物法 | 第12-13页 |
1.4.3 高级氧化技术 | 第13-16页 |
1.5 蛭石在水处理上的应用 | 第16-19页 |
1.5.1 蛭石简介 | 第16-17页 |
1.5.2 蛭石应用于水处理 | 第17-19页 |
1.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9-20页 |
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6页 |
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0-22页 |
2.1.1 实验研究对象 | 第20-22页 |
2.1.2 实验药品 | 第22页 |
2.1.3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2页 |
2.2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2.1 扫描电镜-X射线能谱仪 | 第22-23页 |
2.2.2 激光粒度分析仪 | 第23页 |
2.2.3 X射线分析 | 第23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4 分析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4.1 愈创木酚浓度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4.2 TOC的测定 | 第24-26页 |
3 蛭石类芬顿催化降解愈创木基木素模型物的研究 | 第26-35页 |
3.1 引言 | 第26页 |
3.2 试验用蛭石性质表征 | 第26-29页 |
3.2.1 蛭石能谱定量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.2 研磨蛭石粒径及比表面积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.3 研磨蛭石扫描电镜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 蛭石类芬顿催化降解愈创木酚单因素实验 | 第29-34页 |
3.3.1 蛭石粒径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3.2 蛭石投加量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3.3 初始pH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3.4 H_2O_2投加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3.5 初始浓度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4 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磁改性蛭石类芬顿反应氧化降解木素模拟物愈创木酚 | 第35-44页 |
4.1 引言 | 第35页 |
4.2 磁改性蛭石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4.3 磁改性蛭石表征 | 第36-39页 |
4.3.1 X射线分析 | 第36页 |
4.3.2 激光粒度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.3 扫描电镜 | 第37-39页 |
4.4 磁改性蛭石类芬顿反应 | 第39-43页 |
4.4.1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4.2 H_2O_2投加量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4.4.3 初始pH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4.4.4 磁改性蛭石类芬顿体系与蛭石类芬顿体系的对比 | 第42-43页 |
4.5 小结 | 第43-44页 |
5 蛭石类芬顿反应体系降解愈创木酚的机理探讨 | 第44-50页 |
5.1 引言 | 第44-45页 |
5.2 蛭石类芬反应机理探讨 | 第45页 |
5.3 磁改性蛭石类芬反应机理探讨 | 第45-46页 |
5.4 愈创木酚降解历程探讨 | 第46-49页 |
5.4.1 蛭石类芬顿体系降解GL液相色谱图变化 | 第46-47页 |
5.4.2 蛭石类芬顿体系降解GL过程中TOC分析 | 第47-48页 |
5.4.3 蛭石类芬顿体系降解GL过程中UV-Vis图谱 | 第48-49页 |
5.5 结论 | 第49-50页 |
6 结论 | 第50-51页 |
7 展望 | 第51-52页 |
8 参考文献 | 第52-60页 |
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0-61页 |
10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