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页 |
1.2 燃烧场诊断方法 | 第7-10页 |
1.2.1 光谱法 | 第8页 |
1.2.2 激光诱导荧光法 | 第8-9页 |
1.2.3 拉曼散射测温法 | 第9页 |
1.2.4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测温法 | 第9-10页 |
1.3 燃烧场三维诊断技术 | 第10-14页 |
1.3.1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| 第10-12页 |
1.3.2 光学透射层析技术 | 第12-14页 |
1.4 FCT技术 | 第14-17页 |
1.4.1 FCT技术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4.2 FCT投影采集装置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5 本文工作内容 | 第17-19页 |
2 FCT系统设计 | 第19-30页 |
2.1 FCT系统整体设计 | 第19-21页 |
2.1.1 FCT系统组成概述 | 第19页 |
2.1.2 FCT多方向投影采集装置设计 | 第19-20页 |
2.1.3 FCT系统组成设计 | 第20-21页 |
2.1.4 FCT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| 第21页 |
2.2 多方向投影采集装置机械结构设计 | 第21-24页 |
2.2.1 相机固定部分 | 第22-23页 |
2.2.2 相机线固定及光学窗口部分 | 第23-24页 |
2.3 支撑部分机械结构设计及系统整体装配 | 第24-27页 |
2.4 标定板机械设计 | 第27-29页 |
2.4.1 在线标定板 | 第27页 |
2.4.2 离线标定板 | 第27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3 标定图像特征点提取 | 第30-38页 |
3.1 特征点手动提取方法 | 第31-34页 |
3.1.1 灰度重心法 | 第31-32页 |
3.1.2 手动提取标定点坐标的过程 | 第32-34页 |
3.2 特征点自动提取方法 | 第34-37页 |
3.2.1 Radon变换与局部自适应阈值二值化 | 第34页 |
3.2.2 基于Radon变换的自适应标定点提取算法 | 第34-3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4 FCT系统相机标定 | 第38-51页 |
4.1 相机标定概述及理论基础 | 第38-41页 |
4.1.1 相机标定概述 | 第38-39页 |
4.1.2 相机标定理论基础 | 第39-41页 |
4.2 基于透视成像模型的标定 | 第41-46页 |
4.2.1 基于透视成像模型的标定方法 | 第41-43页 |
4.2.2 标定结果 | 第43-44页 |
4.2.3 标定误差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3 基于多项式模型的标定 | 第46-50页 |
4.3.1 基于多项式模型的标定方法 | 第46-47页 |
4.3.2 标定结果 | 第47-48页 |
4.3.3 标定误差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5 燃射场FCT重建实验 | 第51-62页 |
5.1 FCT系统成像模型 | 第51-52页 |
5.2 FCT权重投影矩阵模型 | 第52-53页 |
5.2.1 相交面积计算 | 第52页 |
5.2.2 系数矩阵计算 | 第52-53页 |
5.3 三维重建算法 | 第53-54页 |
5.4 燃射场FCT重建实验 | 第54-6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