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问题倍受关注 | 第10页 |
1.1.2 控制钢铁企业生产物流成本十分必要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.3 文章结构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8-24页 |
2.1 物流成本管理相关学说 | 第18-20页 |
2.1.1 "黑大陆"学说 | 第18页 |
2.1.2 "物流冰山"学说 | 第18页 |
2.1.3 "第三个利润源"学说 | 第18-19页 |
2.1.4 "效益背反"学说 | 第19-20页 |
2.2 物流成本管理内容 | 第20-22页 |
2.2.1 物流成本核算 | 第20页 |
2.2.2 物流成本预测 | 第20页 |
2.2.3 物流成本决策 | 第20-21页 |
2.2.4 物流成本计划 | 第21页 |
2.2.5 物流成本控制 | 第21页 |
2.2.6 物流成本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3 物流成本管理相关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.1 比较分析法 | 第22页 |
2.3.2 活动优化法 | 第22-23页 |
2.3.3 综合评价法 | 第23页 |
2.3.4 排除法 | 第23页 |
2.3.5 责任管理法 | 第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邯钢生产物流成本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| 第24-42页 |
3.1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| 第24页 |
3.2 生产物流运作的现状 | 第24-29页 |
3.2.1 采购物流的现状 | 第24-25页 |
3.2.2 厂内物流的现状 | 第25-29页 |
3.3 生产物流成本构成分析 | 第29-37页 |
3.3.1 采购物流成本构成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3.2 厂内物流成本构成分析 | 第33-37页 |
3.4 生产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4.1 物流功能成本分析 | 第37页 |
3.4.2 存货相关成本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4.3 人员和管理成本分析 | 第38页 |
3.4.4 生产物流总成本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5 生产物流管理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5.1 物流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9页 |
3.5.2 采购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5.3 厂内物流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0页 |
3.5.4 内部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邯钢生产物流成本的控制方案 | 第42-51页 |
4.1 生产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 | 第42-43页 |
4.1.1 采购物流系统优化目标 | 第42页 |
4.1.2 厂内物流系统优化目标 | 第42-43页 |
4.2 物流功能成本控制方案 | 第43-46页 |
4.2.1 运输成本控制方案 | 第43-45页 |
4.2.2 仓储成本控制方案 | 第45页 |
4.2.3 装卸搬运成本控制方案 | 第45-46页 |
4.3 存货相关成本控制方案 | 第46-48页 |
4.3.1 资金占用成本控制方案 | 第46-47页 |
4.3.2 物品损耗成本控制方案 | 第47-48页 |
4.4 人员和管理成本控制方案 | 第48-49页 |
4.4.1 整合厂内物流资源,优化物流组织管理体系 | 第48-49页 |
4.4.2 精简内部组织机构,减少无效人力成本损耗 | 第49页 |
4.4.3 集成厂内物流系统,高效开展生产管理工作 | 第49页 |
4.5 生产物流成本控制的效果展望 | 第49-5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邯钢生产物流成本控制的保障措施 | 第51-54页 |
5.1 组织保障 | 第51-52页 |
5.1.1 提高管理层的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| 第51页 |
5.1.2 加强全体员工参与物流成本管理的意识 | 第51页 |
5.1.3 重视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| 第51-52页 |
5.2 制度保障 | 第52-53页 |
5.2.1 强化物流成本日常控制 | 第52页 |
5.2.2 建立物流成本考核制度 | 第52-5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6.1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54页 |
6.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