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DM365的双向视频传输技术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视频传输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双向视频传输相关技术 | 第15-25页 |
2.1 视频处理技术 | 第15-19页 |
2.1.1 视频压缩编码综述 | 第15-16页 |
2.1.2 H.264 视频编码标准 | 第16-17页 |
2.1.3 DaVinci技术 | 第17-19页 |
2.2 V4L2框架介绍 | 第19-21页 |
2.3 视频传输协议 | 第21-24页 |
2.3.1 TCP和UDP协议 | 第21-22页 |
2.3.2 RTP协议 | 第22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双向视频传输技术的总体设计 | 第25-30页 |
3.1 双向视频传输技术的功能需求 | 第25-26页 |
3.2 双向视频传输技术的架构选型 | 第26-29页 |
3.2.1 双向视频传输技术的处理器选型 | 第27-28页 |
3.2.2 双向视频传输技术的硬件框架 | 第28-29页 |
3.2.3 双向视频传输技术的软件框架 | 第2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双向视频传输技术各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0-63页 |
4.1 双向视频传输技术的软件总体设计 | 第30-31页 |
4.2 视频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1-37页 |
4.2.1 基于V4L2框架的视频采集驱动程序 | 第31-35页 |
4.2.2 视频采集应用程序 | 第35-37页 |
4.3 视频编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7-42页 |
4.3.1 编解码引擎Codec Engine | 第37-38页 |
4.3.2 视频数据编码的具体实现 | 第38-42页 |
4.4 视频传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2-48页 |
4.4.1 视频数据的本地存储 | 第42-43页 |
4.4.2 视频数据的打包方式 | 第43-46页 |
4.4.3 视频传输功能的实现 | 第46-48页 |
4.5 视频接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8-52页 |
4.5.1 视频数据的接收流程 | 第49页 |
4.5.2 视频数据接收的具体实现 | 第49-52页 |
4.6 视频解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7页 |
4.6.1 视频数据的接收与加载 | 第52-53页 |
4.6.2 视频数据的解码 | 第53-55页 |
4.6.3 视频数据的播放 | 第55-57页 |
4.7 进程、线程间通信与同步的实现 | 第57-62页 |
4.7.1 进程间通信与同步的实现 | 第57-60页 |
4.7.2 线程间通信与同步的实现 | 第60-62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性能测试与分析 | 第63-67页 |
5.1 测试环境的搭建 | 第63页 |
5.2 测试方法与分析 | 第63-6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总结 | 第67页 |
6.2 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