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2-14页 |
| ABSTRACT | 第14-15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6-26页 |
| 1.1 课题的背景 | 第16-17页 |
| 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9页 |
| 1.3 国内外节能保温墙体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| 第19-24页 |
| 1.3.1 国内新型节能保温墙体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| 1.3.2 国外新型节能保温墙体研究现状 | 第21-24页 |
| 1.3.3 模块化节能墙体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| 第24页 |
| 1.4 配筋暖砖墙体未来应用及研究方向 | 第24-25页 |
| 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25页 |
| 1.6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2章 配筋暖砖墙体有限元分析相关理论 | 第26-40页 |
| 2.1 有限元理论综述 | 第26-29页 |
| 2.1.1 有限元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| 第26-27页 |
| 2.1.2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概述 | 第27-29页 |
| 2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9-39页 |
| 2.2.1 有限元软件ANSYS | 第30页 |
| 2.2.2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计算模型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| 2.2.3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单元的选取 | 第31-33页 |
| 2.2.4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 | 第33-36页 |
| 2.2.5 混凝土三轴应力下的破坏准则 | 第36-39页 |
| 2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3章 配筋暖砖墙体模型的建立及动力性能分析 | 第40-60页 |
| 3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4页 |
| 3.1.1 有限元模型基本假定 | 第40-41页 |
| 3.1.2 模型尺寸及计算参数 | 第41-44页 |
| 3.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| 第44-48页 |
| 3.2.1 CKBZ暖砖试件模型验证 | 第45-46页 |
| 3.2.2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模型验证 | 第46-48页 |
| 3.3 配筋暖砖墙体模态分析 | 第48-52页 |
| 3.3.1 模态分析基本概念 | 第48页 |
| 3.3.2 模态分析模态提取方法 | 第48-49页 |
| 3.3.3 配筋暖砖墙体模态分析 | 第49-52页 |
| 3.4 配筋暖砖墙体谐响应分析 | 第52-57页 |
| 3.4.1 谐响应分析基本概念 | 第52-53页 |
| 3.4.2 谐响应分析基本方法 | 第53页 |
| 3.4.3 配筋暖砖墙体谐响应分析 | 第53-57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60页 |
| 第4章 配筋暖砖墙体低周反复荷载下抗震性能分析 | 第60-84页 |
| 4.1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加载方法 | 第60-61页 |
| 4.2 墙体破坏特性 | 第61-67页 |
| 4.2.1 未开洞一字型墙体破坏特性 | 第62-65页 |
| 4.2.2 开洞一字型墙体破坏特性 | 第65-67页 |
| 4.3 滞回曲线 | 第67-71页 |
| 4.4 墙体的耗能分析 | 第71-74页 |
| 4.5 骨架曲线 | 第74-76页 |
| 4.6 墙体的延性分析 | 第76-78页 |
| 4.7 墙体的刚度退化 | 第78-80页 |
| 4.8 归一化骨架曲线 | 第80-82页 |
| 4.9 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| 第5章 配筋暖砖墙体抗震性能与其他墙体体系对比分析 | 第84-92页 |
| 5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84-87页 |
| 5.2 不同墙体的破坏形态 | 第87-89页 |
| 5.3 不同墙体的抗震性能分析 | 第89-91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2-96页 |
| 6.1 结论 | 第92-93页 |
| 6.2 建议和展望 | 第93-9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6-10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100-102页 |
| 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