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3-16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3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页 |
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预期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6-24页 |
2.0 战略管理 | 第16页 |
2.1 战略分析方法 | 第16-24页 |
2.1.1 PEST分析法 | 第16-17页 |
2.1.2 波特五力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1.3 EFE矩阵模型 | 第18页 |
2.1.4 IFE矩阵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1.5 价值链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1.6 SWOT分析 | 第20页 |
2.1.7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| 第20-24页 |
第3章 济南宝钢外部环境分析 | 第24-41页 |
3.1 PEST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1.1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1.2 经济环境 | 第26页 |
3.1.3 社会文化环境 | 第26-27页 |
3.1.4 技术环境 | 第27-28页 |
3.2 行业环境分析 | 第28-38页 |
3.2.1 同行业间的竞争 | 第28-37页 |
3.2.2 潜在进入者威胁 | 第37页 |
3.2.3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| 第37-38页 |
3.2.4 替代产品的威胁 | 第38页 |
3.2.5 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 | 第38页 |
3.3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(EFE) | 第38-4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济南宝钢内部条件分析 | 第41-53页 |
4.1 资源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1.1 人力资源 | 第41-43页 |
4.1.2 工艺装备资源 | 第43-45页 |
4.1.3 组织结构分析 | 第45页 |
4.1.4 企业文化分析 | 第45页 |
4.2 能力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2.1 生产能力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2 质量控制能力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.3 财务能力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.4 营销服务能力 | 第48-49页 |
4.3 价值链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.1 采购管理 | 第49页 |
4.3.2. 生产作业 | 第49页 |
4.3.3 市场销售 | 第49-50页 |
4.3.4 物流管理 | 第50页 |
4.4 内部环境评价矩阵(IFE) | 第50-5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济南宝钢竞争战略分析与制定 | 第53-66页 |
5.1 济南宝钢战略目标 | 第53页 |
5.2 SWOT分析 | 第53-62页 |
5.2.1 外部环境机会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2.2 外部环境威胁分析 | 第55页 |
5.2.3 内部优势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2.4 内部劣势分析 | 第57-61页 |
5.2.5 对策制定 | 第61-62页 |
5.3 波士顿矩阵 | 第62-63页 |
5.4 竞争战略制定 | 第63-66页 |
5.4.1 竞争战略可行性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4.2 竞争战略选择 | 第65-66页 |
第6章 济南宝钢竞争战略控制与实施 | 第66-74页 |
6.1 营造有利于战略实施的企业文化 | 第66-67页 |
6.1.1 建立适合的企业文化 | 第66页 |
6.1.2 优化载体,营造更加有利于战略实施的文化氛围 | 第66-67页 |
6.2 建立科学的综合管理体系 | 第67-69页 |
6.2.1 建立综合管理体系 | 第67-68页 |
6.2.2 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,助力竞争战略目标达成 | 第68-69页 |
6.2.3 加强监督检查,确保体系运行有效 | 第69页 |
6.3 调整组织机构,建立虚拟团队 | 第69-70页 |
6.3.1 日常管理方面建立“自查自纠”虚拟团队 | 第70页 |
6.3.2 产品管理方面建立“多方论证小组” | 第70页 |
6.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| 第70-72页 |
6.4.1 招聘、配置 | 第71页 |
6.4.2 薪酬、福利 | 第71页 |
6.4.3 绩效考核 | 第71页 |
6.4.4 员工激励和授权 | 第71-72页 |
6.5 建立学习型组织 | 第72-74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