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理论论文--电影、电视的评论、欣赏论文

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叙事比较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2页
 一、研究对象及意义第9页
 二、研究综述第9-11页
 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-12页
第一章 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影像生产概况第12-18页
 第一节 中国南京大屠杀的影像生产第12-13页
 第二节 美国犹太大屠杀的影像生产第13-15页
 第三节 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影像生产差距的背景第15-18页
  一、文学基础的差距第15-16页
  二、电影创作经验积累的差距第16页
  三、政治因素与社会对大屠杀的认知第16-18页
第二章 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主题的比较第18-26页
 第一节 对屠杀者犯下罪行的控诉和批判第18-20页
  一、中国南京大屠杀故事电影对日军暴行的控诉第18-19页
  二、美国犹太大屠杀故事电影对德国纳粹的批判第19-20页
 第二节 对人性的思考第20-23页
  一、中国南京大屠杀故事电影对人性的思考第20-21页
  二、美国犹太大屠杀故事电影对人性的思考第21-23页
 第三节 对战争的反思第23-26页
  一、中国南京大屠杀故事电影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反思第23-24页
  二、美国犹太大屠杀故事电影对德国纳粹的反思第24-26页
第三章 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在人物塑造上的比较第26-34页
 第一节 人物服饰造型的设计第26-27页
  一、中国南京大屠杀电影中人物服饰造型的设计第26-27页
  二、美国犹太大屠杀电影中人物服饰造型的设计第27页
 第二节 人物性格的塑造第27-30页
  一、中国南京大屠杀电影的人物性格塑造第28-29页
  二、美国犹太大屠杀电影的人物性格塑造第29-30页
 第三节 人物及其关系的设置第30-34页
  一、中国南京大屠杀电影中人物及其关系的设置第31-32页
  二、美国犹太大屠杀电影中人物及其关系的设置第32-34页
第四章 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情节设置的比较第34-43页
 第一节 矛盾冲突第34-37页
  一、中国南京大屠杀电影的矛盾冲突第35-36页
  二、美国犹太大屠杀电影的矛盾冲突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悬念设置第37-40页
  一、中国南京大屠杀电影的悬念设置第38-39页
  二、美国犹太大屠杀电影的悬念设置第39-40页
 第三节 细节——以小见大第40-43页
  一、中国南京大屠杀电影中的细节描写第40-41页
  二、美国犹太大屠杀电影中的细节描写第41-43页
第五章 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影像叙事的比较第43-53页
 第一节 叙事时空第43-48页
  一、叙事时间第43-44页
  二、叙事空间第44-48页
 第二节 视听造型第48-53页
  一、视觉造型第49-50页
  二、听觉造型第50-53页
第六章 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叙事比较研究所产生的启示第53-57页
 第一节 叙事主题的挖掘第53-54页
  一、丰富创作素材,增加叙事人物的多样性第53-54页
  二、发现新的类型元素,构建新的类型模式第54页
 第二节 创作者主观能动力的发挥第54-55页
  一、创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审美修养第54-55页
  二、创作者要充分调动各种艺术创作手法第55页
 第三节 创作观念的更新和数字技术的应用第55-57页
结语第57-59页
附录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2页
后记第62-63页
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都市影像的东方神韵--王家卫与岩井俊二电影研究
下一篇:徐静蕾导演“作者意识”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