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其他蔬菜论文

不同培养条件及采收次数对水培甘薯芽菜品质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文献综述第10-18页
   ·甘薯生产和利用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·菜用甘薯的研究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菜用甘薯育种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菜用甘薯的营养品质第12页
     ·菜用甘薯的食用类型第12页
   ·芽苗菜类蔬菜研究进展第12-17页
     ·芽苗菜类蔬菜的种类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第12-14页
     ·无土培养技术在芽苗菜类蔬菜生产上的应用第14页
     ·芽苗菜类蔬菜无土栽培调控技术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-18页
2 适合生产薯芽菜的甘薯品种筛选第18-2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19-2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0-22页
3 不同温度对薯芽菜品质的影响第22-3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2-26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22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22页
     ·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2-26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及分析第2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6-37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薯芽菜叶色参数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薯芽菜含水量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薯芽菜色素含量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薯芽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薯芽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薯芽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薯芽菜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薯芽菜质构特性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对薯芽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·小结第37-39页
4 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品质的影响第39-5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9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39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39页
     ·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9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9-50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叶色参数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含水量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色素含量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质构特性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照强度对薯芽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·小结第50-52页
5 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品质的影响第52-6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52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52页
     ·测定指标及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及分析第5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2-63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叶色参数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含水量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色素含量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57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第59-61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质构特性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周期对薯芽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·小结第63-65页
6 不同湿度对薯芽菜品质的影响第65-7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65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65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65页
     ·测定指标及方法第65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及分析第6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5-75页
     ·不同湿度对薯芽菜叶色参数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·不同湿度对薯芽菜含水量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·不同湿度对薯芽菜色素含量的影响第67-69页
     ·不同湿度对薯芽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 ·不同湿度对薯芽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70-71页
     ·不同湿度对薯芽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第71-72页
     ·不同湿度对薯芽菜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 ·不同湿度对薯芽菜质构特性的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  ·不同湿度对薯芽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第74-75页
   ·小结第75-76页
7 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品质的影响第76-9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6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76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76页
     ·测定指标及方法第76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及分析第7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6-93页
     ·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叶色参数的影响第76-79页
     ·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含水量的影响第79-80页
     ·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色素含量的影响第80-82页
     ·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82-84页
     ·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84-85页
     ·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第85-87页
     ·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第87-89页
     ·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质构特性的影响第89-91页
     ·不同采收茬次对薯芽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第91-93页
   ·小结第93-95页
8 结论与展望第95-97页
   ·结论第95页
   ·展望第95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4页
附图第104-107页
个人简介第107-108页
致谢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优质早熟茄子新品种‘浙茄8号的鉴定、种子生产与栽培技术研究
下一篇:海水叶面喷施对番茄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