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论文--水灾论文

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·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1-12页
第二章 植物水淹胁迫的研究进展第12-19页
   ·水淹胁迫对植物形态的影响第12-13页
   ·水淹胁迫对植物的光合生理的影响第13-14页
   ·水淹胁迫对植物的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 ·水淹胁迫对植物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体系的影响第15页
   ·水淹胁迫对植物其他方面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·植物对水淹胁迫的适应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形态结构方面的适应第16页
     ·代谢方面的适应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植物激素含量的适应第17页
     ·酶方面的适应第17页
     ·基因表达的适应第17-18页
   ·展望第18-19页
第三章 水淹胁迫对杜仲外部形态的影响第19-2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材料处理第19页
     ·项目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·测定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清水处理苗的涝害指数动态变化第20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处理苗的涝害指数动态变化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三唑酮处理苗的涝害指数动态变化第21页
     ·不同处理的杜仲苗具体症状变化第21-22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22-24页
第四章 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杜仲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4-2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材料处理第24页
     ·测定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2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苗Pn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苗Cond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苗Gs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苗Tr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27-29页
第五章 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杜仲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第29-3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9页
     ·材料处理第29页
     ·测定方法第29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2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Fo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Fv/Fm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qP影响第31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31-33页
第六章 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杜仲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3-4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材料处理第33页
     ·测定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丙二醛(MDA)的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CAT活性测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POD活性测定第34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3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叶绿素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MDA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POD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、三唑酮对水淹胁迫下杜仲CAT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38-40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40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8页
缩写与简写(Abbreviations)第48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时相Landsat 8数据对临安西部山核桃受干旱胁迫程度的监测研究
下一篇:森林资源信息集成研究与实践--以龙泉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