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认同研究

致谢第1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9页
1 绪论第9-17页
   ·选题的研究背景及价值第9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价值第10-11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社会主义道德相关概念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·道德认同相关概念界定第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·选题难点与创新点第15-16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16-17页
2 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认同概述第17-27页
   ·道德第17-19页
     ·道德的本质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道德的特征第18页
     ·道德的社会作用第18-19页
   ·道德认同第19-21页
     ·道德认同的含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·道德认同的本质第20-21页
   ·社会主义道德认同的内涵第21-23页
   ·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认同的作用第23-27页
     ·社会主义道德认同对道德存在的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社会主义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个体的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社会主义道德认同对社会整体的意义第25-27页
3 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认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第27-37页
   ·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认同现状第27-28页
   ·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认同危机的表现第28-29页
   ·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认同危机的原因第29-37页
     ·社会环境因素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学校教育因素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家庭氛围因素第33-34页
     ·道德主体因素第34-37页
4 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认同的实践途径第37-45页
   ·维护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权威第37-40页
     ·肯定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和价值,维护道德的权威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不断完善道德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加强宣传社会主义道德,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39-40页
   ·改进高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德育教师要注重德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第40页
     ·德育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开展“中国梦”教育,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认同意识第41-42页
   ·改进家庭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第42页
   ·强化大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第42-45页
5 结语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作者简历第49-51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智能知识点诊断及策略推理机制的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当代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