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5页 |
1 油菜无花瓣性状的利用价值 | 第13-16页 |
·节能减耗 | 第13-15页 |
·增强避病性 | 第15-16页 |
·对传粉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增强耐旱性 | 第16页 |
2 油菜无花瓣性状的遗传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一对显性基因 | 第17页 |
·二对隐性基因 | 第17页 |
·四对隐性基因 | 第17页 |
·二对主基因+修饰基因 | 第17-18页 |
3 油菜无花瓣性状的分子标记和QTL定位 | 第18-19页 |
4 植物花瓣缺失基因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花器官发育相关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油菜花瓣缺失基因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5 油菜遗传图谱和QTL定位研究 | 第21-23页 |
·油菜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·QTL精细定位策略 | 第22-23页 |
·eQTL分析 | 第23页 |
6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性状的主基因+多基因遗传分析 | 第25-3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遗传模型分析 | 第26-27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花瓣度的次数分布 | 第27页 |
·候选模型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·遗传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| 第28-30页 |
·最适模型下遗传参数的估计 | 第30页 |
3 讨论 | 第30-33页 |
·分析软件和模型代号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甘蓝型油菜无花瓣性状的遗传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性状QTL精细定位 | 第33-4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3-36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0页 |
·分离群体花瓣度分布 | 第36页 |
·引物筛选及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| 第37-38页 |
·无花瓣性状QTL分析 | 第38-40页 |
3 讨论 | 第40-47页 |
·分子标记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作图软件和连锁群数目 | 第42页 |
·无花瓣性状QTL分析 | 第42-47页 |
第四章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相关基因eQTL分析 | 第47-5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4页 |
·总RNA的检测 | 第49-50页 |
·基因的确定 | 第50-51页 |
·标准曲线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eQTL分析 | 第53-54页 |
3 讨论 | 第54-57页 |
·无花瓣基因研究 | 第54-55页 |
·eQTL作用方式分析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之处 | 第57-59页 |
1 全文结论 | 第57-58页 |
2 创新之处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附录 | 第65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