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端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动态特性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7-8页 |
| ·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| ·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3页 |
| 第2章 单端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 | 第13-22页 |
| ·光放大器 | 第13-14页 |
| ·半导体光放大器 | 第14-17页 |
| ·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结构 | 第14-15页 |
| ·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原理 | 第15-17页 |
| ·单端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| 第17-19页 |
| ·实际单端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参数说明 | 第19-2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| 第3章 单端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动态模型 | 第22-35页 |
| ·RSOA 的传输方程 | 第22-25页 |
| ·载流子浓度的速率方程 | 第25-26页 |
| ·单端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动态模型的建立 | 第26-28页 |
| ·单端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数值模拟 | 第28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4章 单端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| 第35-59页 |
| ·增益特性 | 第35-40页 |
| ·功率增益因子 | 第35-36页 |
| ·增益恢复时间 | 第36-37页 |
| ·增益恢复时间的解析表达式 | 第37-38页 |
| ·RSOA 的动态增益模型的理论计算 | 第38-40页 |
| ·RSOA 的串扰特性 | 第40-45页 |
| ·增益饱和引起的信道间的串扰 | 第42页 |
| ·串扰的计算方法 | 第42-44页 |
| ·串扰抑制技术 | 第44-45页 |
| ·消光比特性分析 | 第45-50页 |
| ·输出消光比与探测光功率的关系 | 第45-46页 |
| ·输出消光比与泵浦光功率的关系 | 第46-47页 |
| ·输出消光比和反射率的关系 | 第47-48页 |
| ·输出消光比与注入电流的关系 | 第48页 |
| ·RSOA 和SOA 的输出消光比特性的比较 | 第48-50页 |
| ·啁啾特性 | 第50-57页 |
| ·啁啾和输入光功率之间的关系 | 第54-56页 |
| ·啁啾和输出消光比的关系 | 第56页 |
| ·啁啾和注入电流的关系 | 第56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第5章 结论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