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7-11页 |
·海参的分布分类及营养价值 | 第7页 |
·刺参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7-8页 |
·孔石莼 | 第8页 |
·小球藻 | 第8页 |
·藻类的竞争作用 | 第8-9页 |
·藻类间相生相克作用 | 第9页 |
·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孔石莼、小球藻分别与刺参混养的池塘水体理化性质及刺参产量 | 第11-22页 |
·前言 | 第11页 |
·采样时间和实验设计 | 第11页 |
·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| 第11-13页 |
·样品的采集 | 第11-13页 |
·样品的测定 | 第13页 |
·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13页 |
·测定结果 | 第13-19页 |
·参藻混养池塘水体氮、磷含量情况 | 第13-16页 |
·参藻混养池塘水体其它理化因子含量情况 | 第16-19页 |
·刺参池塘投放量及产量 | 第19页 |
·讨论 | 第19-22页 |
·参藻混养池塘水体氮磷特点及刺参产量 | 第19-20页 |
·参藻混养水体中温度、pH、溶解氧、化学需氧量及硫化物特点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孔石莼、小球藻分别与刺参混养的池塘水体浮游生物群落特征 | 第22-51页 |
·前言 | 第2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采样时间和实验设计 | 第22页 |
·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| 第22-23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3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23页 |
·结果 | 第23-47页 |
·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 | 第23-28页 |
·浮游生物的优势种 | 第28-29页 |
·浮游生物密度与生物量 | 第29-40页 |
·浮游生物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变化特点 | 第40-47页 |
·讨论 | 第47-51页 |
·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特点 | 第47页 |
·浮游生物优势种的分布特征 | 第47页 |
·浮游生物与水体理化特征的关系 | 第47-48页 |
·浮游生物与密度与生物量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·浮游生物的多样性特征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参藻混养生态系统中孔石莼,小球藻与刺参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51-59页 |
·前言 | 第51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实验生物 | 第51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51-52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5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参藻混养系统营养盐含量及其动态 | 第52-54页 |
·孔石莼生长情况 | 第54-55页 |
·小球藻生长情况 | 第55-56页 |
·刺参生长情况 | 第56页 |
·讨论 | 第56-59页 |
·小球藻对石莼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石莼对小球藻的影响 | 第57页 |
·石莼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| 第57页 |
·小球藻,石莼与海参混养模式评价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