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的理论(法学)论文

法律解释规则分类研究

摘要第1-12页
ABSTRACT第12-18页
导论第18-33页
 一、法律解释学的双重困境第18-20页
 二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解释学第20-26页
 三、从法律解释原理到法律解释规则第26-30页
 四、研究策略:以分类为切入点第30-33页
第一章 法律解释规则的一般理论第33-48页
 一、问题导向下的法律解释规则第33-38页
 二、法律解释规则的两个维度第38-41页
  (一) 法律解释规则的应用论第38-39页
  (二) 法律解释规则的位序论第39-41页
 三、法律解释规则的可能贡献第41-48页
  (一) 指引解释结论的发现第42-44页
  (二) 规范解释结论的证立第44-46页
  (三) 构建法律解释共同体第46-48页
第二章 形式与实质分野下的法律解释规则第48-82页
 一、法律解释规则分类辨析第48-54页
  (一) 基于国内外观点的考察第48-52页
  (二) 本文的分类策略第52-54页
 二、法律解释的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第54-67页
  (一) 形式要素:语义和体系第54-60页
  (二) 实质要素:法意和目的第60-67页
 三、法律解释的语言学规则与实质性规则第67-82页
  (一) 基于形式要素的法律解释语言学规则第67-75页
  (二) 基于实质要素的法律解释实质性规则第75-82页
第三章 法律解释语言学规则的体系展开第82-116页
 一、基于语义的法律解释规则第82-96页
  (一) 语义要素的适用规则:语义要素优先适用第82-87页
  (二) 语义要素的具体化规则Ⅰ:依通常含义解释第87-92页
  (三) 语义要素的具体化规则Ⅱ:依特殊含义解释第92-94页
  (四) 语义冲突的解决规则:特殊含义初步优先第94-96页
 二、基于体系的法律解释规则第96-116页
  (一) 体系要素的适用规则:语义穷尽适用体系第96-99页
  (二) 体系要素具体化规则Ⅰ:依上下文解释第99-103页
  (三) 体系要素具体化规则Ⅱ:同一解释规则第103-107页
  (四) 体系要素具体化规则Ⅲ:同类解释规则第107-111页
  (五) 体系要素具体化规则Ⅳ:不赘言解释规则第111-116页
第四章 法律解释实质性规则的体系展开第116-159页
 一、基于法意的法律解释规则第116-138页
  (一) 法意要素的适用规则第117-121页
  (二) 法意要素具体化规则Ⅰ:站在立法者的立场之上第121-130页
  (三) 法意要素具体化规则Ⅱ:发现法律文本中的法意第130-132页
  (四) 法意要素具体化规则Ⅲ:研究立法资料确定法意第132-134页
  (五) 依据法意得出解释结论第134-138页
 二、基于目的的法律解释规则第138-159页
  (一) 目的要素的适用规则第138-142页
  (二) 目的要素具体化规则Ⅰ:避免主观目的代替法律目的第142-144页
  (三) 目的要素具体化规则Ⅱ:阅读目的条款确定法律目的第144-145页
  (四) 目的要素具体化规则Ⅲ:依据位阶理论确定法律目的第145-148页
  (五) 依据目的得出解释结论第148-159页
第五章 法律解释规则的运用分析第159-176页
 一、法律解释规则的误用及其表现第160-162页
  (一) 强制使用的错误第160-161页
  (二) 选择使用的错误第161页
  (三) 简单使用的错误第161-162页
 二、法律解释规则运用的基本原则第162-169页
  (一) 从思维角度理解法律解释规则第162-164页
  (二) 把法律解释规则作为修辞第164-166页
  (三) 将法律解释规则视为教义第166-169页
 三、法律解释规则运用的具体方法第169-176页
  (一) 法律解释规则的顺序运用第170-172页
  (二) 法律解释规则的配合使用第172-174页
  (三) 法律解释规则的整体运用第174-176页
参考文献第176-183页
致谢第183-18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4-185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85页

论文共1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乡社会福利的一元演进研究--以WF市ZSY“村改居”实践为例
下一篇:英国慈善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