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各种防治方法论文--生物防治论文

Chitinase转基因拟南芥对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(HearNPV)增效作用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·拟南芥转基因简介第11-14页
     ·拟南芥(Arabidopsis thaliana)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拟南芥浸花转化法第12-14页
   ·杆状病毒简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第14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其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生物增效途径第15页
   ·杆状病毒几丁质酶的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几丁质酶的功能第15-16页
     ·HearNPV几丁质酶基因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目的意义第17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17-18页
第二章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-32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18-21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18页
     ·供试虫体第18页
     ·供试病毒和菌株第18页
     ·载体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pGEM?-T Easy Vector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表达载体pSR784d第19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及常用溶液配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细菌培养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缓冲液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碱裂解法质粒抽提液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CTAB法基因组抽提液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主要抗生素的配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其他试剂的配制第21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1-32页
     ·重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·PCR引物的设计及合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PCR扩增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PCR产物纯化、平末端加A反应及T载体连接反应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氯化钙法制备新鲜的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第23页
       ·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第23页
       ·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表达载体pSR784d与Chitinase基因片段的粘性末端连接反应第24页
     ·重组载体Chitinase-pSR784d转化农杆菌LBA4404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氯化钙法制备新鲜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细胞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电穿孔法转化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细胞第25页
     ·拟南芥转化和转基因株系的获得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拟南芥室内培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·农杆菌LBA4404转化液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拟南芥花序侵染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转化后拟南芥培养和种子的收获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第26页
     ·T_3代转基因拟南芥的分子检测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·转基因拟南芥基因组PCR检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·T3代转基因拟南芥的定量RT-PCR(Quantitative RT-PCR)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Chitinase转基因拟南芥对HearNPV增效作用的试验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·取食转基因植株和HearNPV的棉铃虫的LT50和LT90的测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取食转基因植株和HearNPV的棉铃虫体内病毒拷贝数的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取食转基因植株并感染HearNPV后的棉铃虫病毒产量的测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·取食转基因植株HearNPV的棉铃虫体幼虫日均累积增重量的测定第30-32页
第三章 实验结果分析第32-41页
   ·Chitinase重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-33页
     ·Chitinase基因的克隆及测序第32-33页
     ·重组植物表达载体Chitinase-pSR784d的构建第33页
   ·Chitinase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第33-34页
   ·T_3代转基因拟南芥的分子检测第34-36页
     ·PCR检测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实时荧光定量RT-PCR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·转Chitinase基因拟南芥对HearNPV的增效作用第36-41页
     ·LT_(50)和LT_(90)的测定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处理棉铃虫细胞内的病毒DNA的定量检测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不同处理棉铃虫体内的病毒产量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棉铃虫日累积增重的测定第40-41页
第四章 结论与讨论第41-43页
   ·结论第41页
   ·讨论第41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作者简介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工掏挖下微地形分形计算与分析
下一篇: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灌区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