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7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第一章“吴主”历史形象的生成与传播 | 第17-51页 |
第一节 《三国志》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17-30页 |
一、《三国志》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18-23页 |
二、《三国志》中“吴主”形象的特征 | 第23-28页 |
三、陈寿历史观对“吴主”形象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《三国志》“裴注”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30-40页 |
一、“裴注”对“吴主”形象的补充 | 第31-38页 |
二、裴松之历史观对“吴主”形象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第三节 《资治通鉴》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40-51页 |
一、《资治通鉴》与“吴主”故事的系统化 | 第40-47页 |
二、司马光的历史观对“吴主”形象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第二章“吴主”文学形象的演变 | 第51-69页 |
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人笔记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51-55页 |
一、文人笔记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51-54页 |
二、文人笔记中“吴主”形象的传播动因 | 第54-55页 |
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55-59页 |
一、唐诗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55-58页 |
二、宋代诗词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58-59页 |
第三节 元代民间创作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59-69页 |
一、讲史平话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60-62页 |
二、“三国戏”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62-66页 |
三、元代“吴主”形象生成的文化根源 | 第66-69页 |
第三章 《三国演义》对“吴主”形象的塑造 | 第69-85页 |
第一节 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对“吴主”形象的还原与重塑 | 第69-76页 |
一、孙坚形象 | 第70-71页 |
二、孙策形象 | 第71页 |
三、孙权形象 | 第71-76页 |
四、三嗣主形象 | 第76页 |
第二节 毛评本《三国演义》对“吴主”形象的批评与接受 | 第76-85页 |
一、毛宗岗对“吴主”形象的批评 | 第77-80页 |
二、毛宗岗对“吴主”形象的改造 | 第80-85页 |
第四章 后《三国演义》时代“吴主”形象的传播与接受 | 第85-97页 |
第一节 清代近代说唱、戏曲艺术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85-90页 |
一、清代近代戏曲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85-87页 |
二、清代近代说唱艺术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87-90页 |
第二节 现代作家笔下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90-91页 |
第三节 影视作品对“吴主”形象的再现 | 第91-97页 |
一、电视剧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91-95页 |
二、电影中的“吴主”形象 | 第95-97页 |
结语 | 第97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| 第105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