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目录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计算化学理论方法简介 | 第14-50页 |
·两个基本近似 | 第14-17页 |
·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| 第17-21页 |
·Tomas-Fermi模型 | 第18页 |
·Tomas-Fermi-Dirac理论 | 第18页 |
·Hohenberg-Kohn定理 | 第18-19页 |
·Kohn-Sham方程 | 第19-21页 |
·交换相关泛函 | 第21-23页 |
·局域密度近似(LDA) | 第21页 |
·广义梯度近似(GGA) | 第21-22页 |
·杂化泛函 | 第22-23页 |
·能带计算方法简介 | 第23-32页 |
·紧束缚近似 | 第23-24页 |
·正交化平面波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赝势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缀加平面波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含时密度泛函理论(TDDFT) | 第32-33页 |
·GW近似方法 | 第33-36页 |
·过渡态的计算方法 | 第36-45页 |
·基于过渡态初始猜想结构的方法 | 第36-42页 |
·基于反应物产物结构的方法 | 第42-45页 |
·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常用的软件包简介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第二章 氮杂富勒烯封装在碳纳米管中对碳管性质的调制 | 第50-64页 |
·富勒烯分子和碳纳米管简介 | 第50-54页 |
·富勒烯分子 | 第50-51页 |
·碳纳米管的发现 | 第51页 |
·碳纳米管的应用 | 第51-52页 |
·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| 第52页 |
·碳纳米管的电子性质 | 第52-54页 |
·碳纳米“豆荚”的研究进展和实验上的矛盾 | 第54-57页 |
·计算方法和细节 | 第57页 |
·C_(60)和C_(59)N封装在纯净的碳管中对碳管性质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·C_(59)N封装在有缺陷的碳管中对体系性质的调制 | 第60-61页 |
·小节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第三章 氮掺杂对碳纳米材料解离氧气能垒的影响的研究 | 第64-9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64-74页 |
·掺氮碳纳米材料作为燃料电池氧气还原反应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64-72页 |
·氮掺杂结构决定氧气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 | 第72-74页 |
·计算方法和细节 | 第74-75页 |
·不同结构的掺氮碳纳米管对氧气还原反应能垒的影响 | 第75-78页 |
·纯的碳纳米管 | 第75-77页 |
·碳纳米管中类似石墨的氮掺杂结构 | 第77-78页 |
·碳纳米管中有stone-wales缺陷的氮掺杂结构 | 第78页 |
·碳纳米管中类似吡啶的氮掺杂结构 | 第78页 |
·不同结构的掺氮石墨烯对氧气还原反应能垒的影响 | 第78-80页 |
·纯的石墨烯 | 第78-79页 |
·石墨烯中类似石墨的氮掺杂结构 | 第79页 |
·石墨烯中类似吡啶的氮掺杂结构 | 第79-80页 |
·讨论 | 第80-83页 |
·小节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92页 |
第四章 硼氮共掺杂对碳纳米管解离氧气能垒的影响的研究 | 第92-102页 |
·硼、氮掺杂的碳纳米管 | 第92-94页 |
·硼、氮低浓度掺杂 | 第92-93页 |
·异质纳米管 | 第93-9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4-96页 |
·计算方法和细节 | 第96-97页 |
·硼掺杂对氧气还原反应能垒的影响 | 第97-98页 |
·硼氮共掺杂对氧气还原反应能垒的影响 | 第98-100页 |
·BN掺杂 | 第99页 |
·NB_3掺杂 | 第99页 |
·BN_3掺杂 | 第99-100页 |
·小结 | 第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2页 |
第五章 硫氮共掺杂对石墨烯解离氧气能垒的影响的研究 | 第102-112页 |
·硫、氮掺杂的碳材料催化ORR的研究背景 | 第102-105页 |
·硫掺杂的石墨烯 | 第105-107页 |
·硫氮共掺杂的石墨烯 | 第107-109页 |
·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0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