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型时期社会拥堵现象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社会拥堵:社会转型的路障 | 第9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8页 |
·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·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研究 | 第14-17页 |
·社会流动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本文研究方法 | 第19-25页 |
·马克思阶级阶层分析方法论依据 | 第19-21页 |
·社会结构理论研究视角 | 第21-24页 |
·具体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5-28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25-26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26-28页 |
第2章 社会拥堵概念解析 | 第28-33页 |
·社会拥堵概念的来源 | 第28-29页 |
·社会拥堵概念的内涵 | 第29-31页 |
·社会拥堵概念的功能 | 第31-33页 |
·反映社会事实 | 第31-32页 |
·分析社会现象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社会拥堵现象表征 | 第33-44页 |
·社会拥堵现象的产生背景 | 第33-35页 |
·社会结构固化 | 第33-34页 |
·社会流动受阻 | 第34-35页 |
·社会拥堵现象的主要表现 | 第35-38页 |
·社会空间中的社会拥堵 | 第35-36页 |
·生活空间中的社会拥堵 | 第36-37页 |
·心理空间中的社会拥堵 | 第37-38页 |
·社会拥堵现象的基本特点 | 第38-44页 |
·社会拥堵现象的普遍性 | 第38-40页 |
·社会拥堵现象的特殊性 | 第40-44页 |
第4章 社会拥堵现象的原因探析 | 第44-51页 |
·现代性转型的时空压缩 | 第44-45页 |
·时空压缩式的现代性转型 | 第44-45页 |
·社会拥堵凸显的必然性 | 第45页 |
·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 | 第45-48页 |
·社会发展的动力模式 | 第45-47页 |
·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| 第47-48页 |
·社会断裂与整合的结构张力 | 第48-51页 |
·市场化程度 | 第48页 |
·官本位选择 | 第48-49页 |
·世袭观念 | 第49-50页 |
·制度因素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社会拥堵的疏导策略 | 第51-58页 |
·从根本上打破阶层固化,优化社会结构 | 第51-52页 |
·在实践中兼顾公平正义,促进和谐发展 | 第52-58页 |
·在社会流动上实现权利公平,提供平等机会 | 第52-54页 |
·在生活资源上创新分配机制,保障正当权益 | 第54-56页 |
·在心理认同上提升底层尊严,强化社会整合 | 第56-58页 |
第6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58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