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疲劳现象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| 第10-11页 |
| 第2章 视觉的解说 | 第11-17页 |
| ·视觉的产生 | 第11页 |
| ·视觉的心理基础 | 第11-16页 |
| ·视觉的心理基础—生物性 | 第11-14页 |
| ·视觉的心理基础—生态性 | 第14-15页 |
| ·视觉的心理基础—社会性 | 第15-1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| 第3章 视觉疲劳产生的原理 | 第17-36页 |
| ·视觉的色彩疲劳 | 第17-27页 |
| ·色彩的视觉感知 | 第17-22页 |
| ·色彩的视觉疲劳 | 第22-23页 |
| ·色彩的视觉残留 | 第23-27页 |
| ·视觉的形象疲劳 | 第27-32页 |
| ·图形变形现象 | 第27-29页 |
| ·双重图形现象 | 第29-30页 |
| ·形象诱导—光渗现象 | 第30-32页 |
| ·视觉的心理疲劳 | 第32-35页 |
| ·视觉选择 | 第32-33页 |
| ·视觉中心 | 第33页 |
| ·视觉经验 | 第33-34页 |
| ·审美疲劳 | 第34页 |
| ·认知负荷与视觉负荷 | 第34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4章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疲劳现象分析 | 第36-87页 |
| ·web 端网页视觉疲劳分析 | 第36-60页 |
| ·网页中的阅读疲劳 | 第36-41页 |
| ·网页中的视觉臃肿 | 第41-48页 |
| ·网页中的视觉干扰 | 第48-52页 |
| ·网页中的色彩疲劳 | 第52-57页 |
| ·创意类网站网页辩证分析 | 第57-60页 |
| ·移动端手机界面视觉疲劳分析 | 第60-76页 |
| ·多类型手机系统界面分析 | 第60-64页 |
| ·手机界面的阅读疲劳 | 第64-68页 |
| ·手机界面的视觉噪声 | 第68-70页 |
| ·手机界面的色彩疲劳 | 第70-73页 |
| ·手机游戏类的负荷疲劳 | 第73-74页 |
| ·针对特定人群的专题类手机应用辩证分析 | 第74-76页 |
| ·传统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视觉疲劳分析 | 第76-85页 |
| ·纸质媒介的阅读疲劳 | 第76-79页 |
| ·广告招贴的创意疲劳 | 第79-82页 |
| ·图案图形的图底变换 | 第82页 |
| ·影视片头尾的繁复视觉 | 第82-8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| 第5章 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缓解视觉疲劳的方法 | 第87-93页 |
| ·更高效一致的用户体验 | 第87-88页 |
| ·信息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| 第87-88页 |
| ·图与文巧妙而有秩序的结合 | 第88页 |
| ·根据不同受众的个性化表达 | 第88页 |
| ·大道至简的设计手段 | 第88-90页 |
| ·清晰的视觉中心和流程 | 第89页 |
| ·恰当的色彩选择和分布 | 第89-90页 |
| ·善用图形语言表达信息 | 第90页 |
| ·坚持美即适用的原则 | 第90-92页 |
| ·尝试新颖的创意和手法 | 第91页 |
| ·以人为本的多样化表现形式 | 第91-9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| 第6章 眼与心的互动-寻找视觉舒适感与设计的平衡 | 第93-95页 |
| ·适应不同视觉和心理的设计调节 | 第93页 |
| 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视觉表达 | 第93-94页 |
| ·时刻保持美感的新颖创意点 | 第94页 |
| ·永远不要忘记亲近自然 | 第9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| 结论 | 第95-9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6-98页 |
| 附录 | 第98-10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2-103页 |
| 致谢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