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树种论文--阔叶乔木论文--杨论文

两种杨树能源林生物量及其三素含量早期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引言第9-10页
1 杨树短轮伐期矮林培育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-17页
   ·良种选育第10-11页
   ·营造技术第11-12页
   ·密度控制第12页
   ·轮伐周期第12-13页
   ·施肥技术第13页
   ·病虫害防治第13-14页
   ·收获技术第14页
   ·林分生物量测算第14-15页
   ·矮林收获物的化学组分第15-16页
   ·小结第16-17页
2 材料和方法第17-23页
   ·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离地不同高度处茎干直径测定第18页
     ·茎干各径阶树皮比例测算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茎干直径与单枝生物量和树皮比例的关系建立第19页
     ·各栽植密度单株和林分生物量及单株和林分树皮生物量估算第19页
     ·茎干各径阶化学成分测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各栽植密度林分三素含量估算第21页
   ·数据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·技术路线图第22-23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23-44页
   ·造林后一年的生物量第23-31页
     ·茎干各径阶干鲜重树皮比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不同高度处茎干直径与单枝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离地22cm高处茎干直径与单枝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各栽植密度单株和林分生物量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树皮比例的估算模型及各栽植密度的林分树皮生物量第28-31页
   ·平茬后一年的生物量第31-40页
     ·各栽植密度下林分离地22cm高处茎干直径分布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茎干各径阶干鲜重树皮比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离地22cm高处茎干直径与单枝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第33-35页
     ·树皮比例的估算模型及各栽植密度的林分树皮生物量第35-40页
   ·各栽植密度林分三素含量第40-44页
4 结论与讨论第44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4页
个人简介第54-55页
导师简介第55-57页
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林权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与优化
下一篇:手机/平板测树系统与软件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