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3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土地征收概述 | 第13-19页 |
一、土地征收与土地征收权 | 第13-16页 |
(一)土地征收的概念 | 第13页 |
(二)土地征收权 | 第13-16页 |
二、被征收人的权利 | 第16-19页 |
(一)被征收人的概念 | 第16页 |
(二)被征收人的权利内容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平衡论:行政权与相对人权利关系的一种认知模式 | 第19-29页 |
一、平衡论的产生背景 | 第19-21页 |
二、平衡论的基本内涵 | 第21-25页 |
(一)“平衡”的意蕴 | 第21页 |
(二)平衡论的基本含义 | 第21-23页 |
(三)平衡论的特征 | 第23-25页 |
三、失衡与平衡之方法 | 第25-29页 |
(一)失衡 | 第25-26页 |
(二)平衡之方法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平衡论视域下的土地征收权与被征收人权利失衡现状剖析 | 第29-42页 |
一、“公共利益”要件被“虚置” | 第30-33页 |
(一)“公共利益”本身概念的不确定性 | 第32-33页 |
(二)“公共利益”的解释、认定权被土地征收权人所掌握 | 第33页 |
二、被征收人的参与权被“虚化” | 第33-37页 |
(一)参与范围有限 | 第35-36页 |
(二)参与流于形式 | 第36-37页 |
三、被征收人的补偿请求权受到不合理限制 | 第37-42页 |
(一)补偿范围偏窄 | 第38-40页 |
(二)补偿标准偏低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平衡论视域下的土地征收权与被征收人权利平衡构造探讨 | 第42-49页 |
一、合理界定“公共利益” | 第42-45页 |
(一)立法上予以明确 | 第42-44页 |
(二)建立“公共利益”的界定机制 | 第44-45页 |
二、完善被征收人的参与权 | 第45-47页 |
(一)扩大参与的范围 | 第46页 |
(二)强化参与的效果 | 第46-47页 |
三、完善被征收人的补偿请求权 | 第47-49页 |
(一)扩大补偿范围 | 第47-48页 |
(二)提高补偿标准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 文献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