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社会化媒体中的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2页
引言第12-15页
 (一)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1.国外研究概况第12页
  2.国内研究概况第12-13页
 (二)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(三)采用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4-15页
一、社会化媒体的概述第15-20页
 (一)社会化媒体的定义第15-16页
 (二)社会化媒体的分类第16-17页
  1.按使用目的分第16-17页
  2.按技术层面分第17页
 (三) 社会化媒体的特征第17-20页
  1.关系性第17-18页
  2.媒体性第18页
  3.反馈性第18-19页
  4.高效性第19页
  5.融合性第19-20页
二、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产生和含义第20-22页
 (一)公众自我议程设置产生的背景第20-21页
 (二)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含义第21-22页
三、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主要平台第22-27页
 (一)微博第22-23页
 (二)网络论坛第23-24页
 (三)社交网站第24-25页
 (四)即时通讯第25-27页
四、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流程第27-36页
 (一)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内容获取和创造第27-29页
  1.UGC的使用动机第27-28页
  2.UGC的内容获取第28页
  3.个体受众议程第28-29页
 (二)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内容制作和聚合第29-32页
  1.社群议程第29-31页
  2.网络议程第31-32页
 (三)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内容升华和影响第32-36页
  1.传统媒体议程第32-34页
  2.公众议程第34-36页
五、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内容传播的作用机制第36-39页
 (一)显著信息过滤机制第36-38页
 (二)意见领袖引导机制第38-39页
六、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议题内容和特点第39-45页
 (一)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议题内容第39-42页
  1.议题内容分类第39-40页
  2.议题内容属性第40-42页
 (二)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特点第42-45页
  1.议程设置主体多元第42-43页
  2.议程议题多元第43页
  3.议程设置方式多渠道第43-44页
  4.议程再设置第44-45页
七、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效果及展望第45-49页
 (一)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效果第45-47页
  1.认知效果第45-46页
  2.态度效果第46页
  3.行为效果第46-47页
 (二)对公众自我议程设置效果的展望第47-49页
  1.以公众角度第47页
  2.以媒体角度第47-48页
  3.以政府角度第48-49页
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后记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化媒体条件下我国报纸新闻生产策略研究
下一篇:新媒体背景下电视体育节目传播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