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框架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22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工业行业与工业用地 | 第14页 |
·开发强度指标 | 第14页 |
·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与单位用地指标 | 第14-15页 |
·实效 | 第15页 |
·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相关政策及技术规定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国家层面 | 第15-16页 |
·山东省及其地市层面 | 第16页 |
·其他省市层面 | 第16-17页 |
·比较与分析 | 第17页 |
·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编制的研究综述 | 第17-18页 |
·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运作机制的研究综述 | 第18-19页 |
·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实效评价的研究综述 | 第19-20页 |
·单一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实效评价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| 第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山东省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实效研究方法 | 第22-27页 |
·山东省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内涵 | 第22-23页 |
·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实效评价的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定额指标的实效评价的方法 | 第24页 |
·控制指标的实效评价的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4章 山东省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实效评价 | 第27-57页 |
·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| 第27-31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27页 |
·研究行业的选取 | 第27-28页 |
·问卷设计与调查 | 第28-29页 |
·数据整理与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定额指标实效评价 | 第31-39页 |
·《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》控制行业的单位用地指标实效评价 | 第31-35页 |
·《苏标》控制行业的单位用地实施指标评价 | 第35-39页 |
·无相关控制指标参考的行业 | 第39页 |
·控制指标实际值评价 | 第39-45页 |
·容积率实际值评价 | 第39-42页 |
·建筑系数实际值评价 | 第42-45页 |
·控制指标执行度评价 | 第45-55页 |
·容积率执行度评价 | 第45-53页 |
·建筑系数指标执行度评价 | 第53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山东省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实效原因及对策分析 | 第57-68页 |
·山东省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实效原因 | 第57-64页 |
·标准体系的时效性和完整性影响定额指标评价结果 | 第57页 |
·政府部门的管理问题导致控制指标实际值偏低 | 第57-58页 |
·企业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导致控制指标实际值偏低 | 第58-62页 |
·企业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影响不同行业控制指标实际值 | 第62-63页 |
·规划控制指标编制的合理性影响执行度 | 第63-64页 |
·山东省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对策分析 | 第64-68页 |
·建立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体系 | 第64-65页 |
·完善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指标实施管理程序 | 第65页 |
·加强工业用地调控机制的研究 | 第65-66页 |
·改进工业用地供应的方式 | 第66-68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68-70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8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后记 | 第73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74-75页 |
附录 | 第75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