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·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21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9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9-21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21-25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页 |
·研究思路和框架 | 第21-23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基础理论框架构建 | 第25-39页 |
·开放型经济的内在特征及概念界定 | 第25-27页 |
·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与新优势 | 第27-31页 |
·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的概念 | 第27页 |
·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含义 | 第27-29页 |
·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系统及其运行机理 | 第29-31页 |
·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培育机制 | 第31-37页 |
·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培育要素 | 第31-34页 |
·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培育机制 | 第34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3章 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和评价 | 第39-58页 |
·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和成就 | 第39-41页 |
·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| 第39-40页 |
·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成就 | 第40-41页 |
·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| 第41-57页 |
·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 | 第41-43页 |
·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测评指标体系 | 第43-45页 |
·山东省商品贸易发展水平分析与评价 | 第45-51页 |
·山东省进口贸易发展水平分析与评价 | 第51-53页 |
·山东省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发展水平分析与评价 | 第53-54页 |
·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分析与评价 | 第54-55页 |
·山东省对外开放区域结构分析与评价 | 第55-56页 |
·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贸易条件分析与评价 | 第56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和政府效能分析 | 第58-67页 |
·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制度供给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关于山东省开放经济发展环境的问卷调查 | 第59-66页 |
·调查问卷设计 | 第59-62页 |
·问卷结果梳理总结 | 第62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培育战略与路径 | 第67-89页 |
·确立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定位 | 第67-72页 |
·目标定位:开放型经济强省 | 第67-69页 |
·空间定位:东亚合作前沿 | 第69-70页 |
·功能定位: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支点 | 第70-71页 |
·产业定位:高端制造基地 | 第71-72页 |
·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培育的重点和路径 | 第72-86页 |
·培育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| 第72-76页 |
·培育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企业主体新优势 | 第76-78页 |
·培育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端要素新优势 | 第78-81页 |
·培育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载体平台新优势 | 第81-83页 |
·培育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地缘合作新优势 | 第83-84页 |
·培育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新优势 | 第84-86页 |
·当前山东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培育的突破点 | 第86-87页 |
·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·结论 | 第89-90页 |
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90-91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91-9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95-96页 |
致谢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