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阶级、阶层论文--农民阶级论文

从宏观上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阶层的分化问题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导论第9-14页
 一、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(一) 研究的背景第9-10页
  (二) 研究的意义第10页
 二、研究综述第10-13页
  (一) 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(二) 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(三) 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2-13页
 三、研究方法与研究重难点第13-14页
第一章 农民阶层分化的历史进程第14-22页
 一、改革开放以前农民阶层状况分析第14-16页
 二、改革开放以后农民阶层分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第16-22页
  (一) 农民阶层分化的开端第16-17页
  (二) 农民阶层分化的进一步发展第17页
  (三) 农民阶层分化的现状第17-22页
第二章 农民阶层分化的标准第22-27页
 一、马克思、恩格斯的阶级分析法第22-23页
 二、当代学者的划分标准第23-25页
  (一) 以职业分类为标准划分第23-24页
  (二) 以占有资源为标准划分第24页
  (三) 以收入为划分标准第24-25页
 三、被学者忽视的阶层第25-27页
第三章 促使农民阶层分化的动力第27-36页
 一、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民阶层分化的根本动力第27-29页
  (一) 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第27-28页
  (二) 二三产业需要劳动力第28-29页
 二、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民分化的进行第29-32页
  (一) 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加速了农民阶层结构的分化第29-31页
  (二) 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农民新阶层结构的形成第31-32页
 三、农业政策的支持助力农民分化的顺利进行第32-36页
  (一) 惠农政策的实施大大优化了农民的生活状态第32-33页
  (二) 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农民向非农的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第33-36页
第四章 农民阶层分化的社会影响第36-44页
 一、农民阶层分化对农民自身产生的影响第36-39页
  (一) 打破了农民传统的保守思想第36-37页
  (二) 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和自身的素质的提升第37-38页
  (三) 启发了农民的利益意识第38页
  (四) 唤醒了农民的民主意识第38-39页
 二、农民阶层分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第39-41页
  (一) 加速城市化进程第39页
  (二) 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第39-40页
  (三) 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第40-41页
 三、农民阶层分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第41-44页
  (一) 分化后的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第41-42页
  (二) 城乡间的频繁流动挑战政府的应对能力第42页
  (三) 多元的价值观挑战党组织的引导能力第42页
  (四) 阶层分化引起的冲突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第42-44页
第五章 应对农民阶层分化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思路第44-50页
 一、从农民自身的角度出发第44-46页
  (一) 提高自身素质第44-45页
  (二) 向专业农民转化第45页
  (三) 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热情第45-46页
 二、从外部环境角度出发第46-50页
  (一) 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第46-47页
  (二) 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第47页
  (三) 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第47-48页
  (四) 保障农民对土地享有的权利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后记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化解对策探讨
下一篇:土地改革与生产力规训--以建国初期天津市县为中心案例进行考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