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

论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引言第11-13页
第一章 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及其运用第13-24页
 一、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第13-15页
  (一) 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第13页
  (二) 诉讼文化与诉讼传统第13-14页
  (三)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第14-15页
  (四) 法律职业第15页
 二、从IN RE SADIA案看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运用第15-24页
  (一) 案情简介第15-16页
  (二) IN RE SADIA案中的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第16-24页
第二章 中美证券侵权诉讼制度之比较研究第24-34页
 一、案件受理的标准不同第24-27页
  (一) 美国证券集团诉讼案件受理的标准第24-27页
  (二) 我国代表人诉讼案件受理的标准第27页
 二、诉讼代表人的产生条件不同第27-29页
  (一) 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代表人的产生条件第27-28页
  (二) 我国诉讼代表人的产生条件第28-29页
 三、律师选任与律师费用不同第29-31页
  (一) 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律师选任及律师酬金制度第29-30页
  (二) 我国代表人诉讼的律师选任及律师酬金制度第30-31页
 四、通知制度与权利登记制度不同第31-34页
  (一) 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通知与选择退出制度第31-32页
  (二) 我国代表人诉讼的通知与权利登记制度第32-34页
第三章 我国引入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34-41页
 一、我国证券侵权诉讼制度存在的不足第34-37页
  (一) 案件受理标准与前置程序对证券集团诉讼的制约第34-35页
  (二) 起诉证据及当事人适格制度对证券集团诉讼的制约第35-36页
  (三) 诉讼代表人的选任制度对证券集团诉讼的制约第36页
  (四) 律师酬金制度和诉讼费用对证券集团诉讼的制约第36页
  (五) 赔偿金分配程序对证券集团诉讼的制约第36-37页
 二、我国引入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37-38页
  (一) 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37页
  (二) 有利于遏止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,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第37-38页
  (三) 完善司法监督体系,促进法律的统一适用第38页
 三、我国引入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38-41页
  (一) 我国具有引入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经济基础第38-39页
  (二) 我国具有引入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社会基础第39页
  (三) 我国具有引入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法律环境第39-41页
第四章 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构建第41-47页
 一、扩大案件受理范围,取消不合理的起诉条件限制第41-43页
  (一) 扩大案件受理范围第41-42页
  (二) 取消前置程序第42页
  (三) 取消起诉证据材料或适格当事人限制第42-43页
 二、建立完善的选任制度第43页
  (一) 诉讼代表人的选任制度第43页
  (二) 诉讼律师的选任制度第43页
 三、建立完善的诉讼激励制度第43-44页
  (一) 建立律师酬金制度第43-44页
  (二) 建立代表人激励制度第44页
 四、建立完善的通知制度与退出制度第44-45页
  (一) 退出制与加入制应并存第44页
  (二) 通知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第44-45页
 五、建立完善的赔偿制度及赔偿金分配制度第45-47页
结论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3页
后记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欧盟公司资本制的变革与挑战--从欧盟公司法资本指令到中国公司法
下一篇:我国著作权法改革的现状与检讨--德国著作权法改革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