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3页 |
| ·选题目的及范围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| ·预期结果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行政复议程序及保障机制的意义 | 第13-16页 |
| ·行政复议程序与其他行政程序区别 | 第13-14页 |
| ·复议程序保障机制的意义 | 第14-16页 |
| 第三章 行政复议程序保障机制在复议权实现中的现状、不足及成因 | 第16-33页 |
| ·行政复议程序的保障机制实施现状 | 第16-22页 |
| ·国外行政复议程序保障机制的启示 | 第22-25页 |
| ·保障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5-27页 |
| ·保障机制在实现过程中的不足成因 | 第27-33页 |
|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复议程序保障机制的建议 | 第33-42页 |
| ·对行政复议进行合理定位 | 第33页 |
| ·建立行政复议渠道保障机制 | 第33-34页 |
| ·对具体复议程序机制进行微观改良 | 第34-40页 |
| ·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| 第35页 |
| ·推进行政复议审查中立机制 | 第35-36页 |
| ·健全行政复议程序机制 | 第36-37页 |
| ·扩大行政复议调解机制 | 第37-38页 |
| ·坚持不利变更禁止机制 | 第38页 |
| ·有效衔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| 第38-40页 |
| ·强化人员建设机制 | 第40-41页 |
| ·完善行政复议的证据机制 | 第41页 |
| ·保障行政复议中的回避机制的逐步建全 | 第41-42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-47页 |
| 附录 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