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痰通腑祛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型的临床研究
| 提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9-16页 |
| 1 病例来源 | 第9页 |
| 2 研究标准 | 第9-10页 |
| ·西医诊断标准 | 第9页 |
| ·中医诊断标准 | 第9-10页 |
| ·纳入标准 | 第10页 |
| ·排除标准 | 第10页 |
| 3.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分组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治疗方法 | 第11页 |
| ·观察项目 | 第11页 |
| ·疗效判定标准及依据 | 第11页 |
| ·统计学方法 | 第11页 |
| 4 一般资料 | 第11-12页 |
| 5 治疗结果 | 第12-16页 |
| ·临床疗效比较 | 第12-13页 |
| 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| 第13页 |
| ·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| 第13页 |
| ·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| 第13-14页 |
| ·血脂变化比较 | 第14页 |
| ·其他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| 第14页 |
| ·安全性监测 | 第14-16页 |
| 讨论 | 第16-28页 |
|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| 第16-18页 |
| ·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| 第16-17页 |
| ·现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| 第17-18页 |
| 2 对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| 第18-20页 |
| ·痰热腑实证的提出和发展 | 第18-19页 |
| ·病因病机 | 第19页 |
| ·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的辨证要点 | 第19-20页 |
| 3 化痰通腑祛瘀方的组成及现代药理研究 | 第20-25页 |
| ·方药组成 | 第20-22页 |
| ·现代药理研究 | 第22-25页 |
| 4 化痰通腑祛瘀方的疗效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·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比较 | 第25页 |
| ·中医证候疗效及评分的结果比较 | 第25-26页 |
| ·对血脂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·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(HCY)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对血浆纤维蛋白原(FIB)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结语 | 第28-2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9-33页 |
| 综述 | 第33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| 附录 | 第45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52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