鄯善油田试验区剩余油潜力挖掘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8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| 第9-11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1-14页 |
| ·研究区概况 | 第11页 |
| ·区域构造特征 | 第11-12页 |
| ·区域沉积特征 | 第12-14页 |
| 第三章 精细地质研究 | 第14-22页 |
| ·精细小层对比 | 第14-18页 |
| ·等时对比技术 | 第15-17页 |
| ·细分沉积单元对比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沉积微相与单砂体描述 | 第18-22页 |
| ·沉积微相类型和特征 | 第18-19页 |
| ·砂体展布研究 | 第19页 |
| ·单砂体连通关系研究 | 第19-22页 |
| 第四章 渗流特征与油水层再认识 | 第22-42页 |
| ·渗流特征研究 | 第22-24页 |
| ·水驱油效率分析 | 第22页 |
| ·稳定流油水相对渗透率拟合 | 第22-23页 |
| ·含水上升率标定 | 第23-24页 |
| ·油水分布的控制因素 | 第24-26页 |
| ·构造对油水界面的影响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·沉积相带对储层含油性的影响分析 | 第25页 |
| ·储层岩性和物性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·油水层的再认识 | 第26-40页 |
| ·建立解释标准 | 第27-31页 |
| ·测井二次解释 | 第31-37页 |
| ·油水分布的再认识 | 第37-40页 |
| ·综合特征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潜力评价 | 第42-54页 |
| ·试验区开采特征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试验区水驱效果分析 | 第43页 |
| ·试验区生产规律总结 | 第43-44页 |
| ·水驱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水洗、水淹状况分析 | 第45页 |
| ·剩余油分布模式 | 第45-46页 |
| ·剩余油潜力评价 | 第46-47页 |
| ·试验区调整建议 | 第47-52页 |
| ·试验区开发指标预测 | 第52-54页 |
| 结论及建议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