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31页 |
·酶分子工程 | 第10-15页 |
·酶分子工程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酶工程最新进展 | 第11-15页 |
·嗜热酶 | 第15-16页 |
·嗜热酶的应用 | 第16页 |
·酯酶 | 第16-19页 |
·嗜热酯酶ape1547 | 第17-19页 |
·酰基肽释放酶 | 第19-21页 |
·嗜热酰基肽释放酶st0779 | 第19-21页 |
·双功能酶简介 | 第21-22页 |
·酯酶/脂肪酶家族与脯氨酰寡肽酶家族之间的差异 | 第21-22页 |
·底物的选择性 | 第22-24页 |
·β-推进器结构域对底物的选择性 | 第22页 |
·β-推进器分子构造 | 第22-23页 |
·β-推进器结构域的功能多样性 | 第23-24页 |
·理论计算方法简介 | 第24-28页 |
·同源模建 | 第24-25页 |
·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25-28页 |
·基因克隆技术 | 第28-29页 |
·一步重叠延伸PCR | 第28-29页 |
·立论依据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.材料与方法 | 第31-4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1-35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1-3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2-33页 |
·菌种与质粒 | 第33页 |
·培养基 | 第33页 |
·试剂的配制 | 第33-35页 |
·常用储备液 | 第35页 |
·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st0779模型构建 | 第35页 |
·ape1547推进器结构域与st0779催化结构域嵌合方案设计 | 第35-36页 |
·AS重组酶AS的模建 | 第36页 |
·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36-37页 |
·重组酶AS基因克隆与表达纯化 | 第37-39页 |
·AS基因克隆 | 第37-38页 |
·AS重组蛋白表达 | 第38页 |
·AS蛋白质Ni~(2+)-NTA亲和层析纯化 | 第38-39页 |
·酶学性质表征的实验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酯酶底物的特异性 | 第39页 |
·肽酶底物的特异性 | 第39-40页 |
·关于温度影响因子酶活检测 | 第40页 |
·关于pH值影响因子酶活检测 | 第40页 |
·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酶的热稳定性研究 | 第40页 |
·酶的pH稳定性研究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53页 |
·重组酶AS的设计思路与理论结算结果 | 第41-44页 |
·ape1547的β-推进器结构域与st0779的催化结构嵌合方案 | 第41页 |
·AS同源建模 | 第41-43页 |
·st0779与A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43-44页 |
·重组酶AS基因的构建及蛋白表达纯化 | 第44-46页 |
·重组酶AS基因构建 | 第44页 |
·重组酶AS蛋白表达与纯化 | 第44-46页 |
·AS/ape1547/st0779酶学性质表征结果分析 | 第46-53页 |
·底物特异性 | 第46-48页 |
·酶最适温度 | 第48-49页 |
·酶最适pH | 第49页 |
·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·酶的热稳定性研究 | 第51页 |
·酶的pH稳定性研究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