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车载自组织网MAC层协议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8页
1 绪论第8-11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·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0页
   ·论文结构安排第10-11页
2 IEEE 802.11p协议第11-24页
   ·车载自组织网络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·IEEE 802.11p协议物理层第12-14页
   ·IEEE 802.11p协议MAC层第14-20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协调功能(DCF)第14-17页
     ·IEEE 802.11e EDCA机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IEEE 802.11p MAC层的关联和验证机制第19-20页
   ·帧聚合技术第20-23页
     ·A‐MSDU聚合第21-22页
     ·A‐MPDU聚合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二级聚合机制第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-24页
3 IEEE 802.11p协议MAC层多信道机制研究第24-49页
   ·IEEE 802.11p协议MAC层多信道机制第24-28页
     ·CCH信道和SCH信道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多信道协调机制第25-28页
   ·帧聚合技术的应用研究第28-48页
     ·马尔可夫链理论分析模型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帧聚合技术的应用第32-35页
     ·吞吐量的计算与性能分析第35-42页
     ·信道误帧率对数据帧长度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吞吐量的计算结果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8-49页
4 车载自组织网络仿真第49-62页
   ·NS‐2仿真软件第49-53页
     ·NS‐2仿真软件简介第49页
     ·NS‐2仿真过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NS‐2移动节点属性配置第50-51页
     ·IEEE 802.11p协议仿真第51-53页
   ·城市交通场景仿真软件VanetMobiSim第53-57页
     ·VanetMobiSim的移动特征第53-54页
     ·VanetMobiSim的微移动模型第54-55页
     ·VanetMobiSim软件的XML配置文件的使用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车辆移动拓扑文件的生成第56-57页
   ·IEEE 802.11p协议性能仿真第57-61页
     ·仿真场景的搭建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网络仿真参数的设定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总结与展望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关于三方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
下一篇:POS机购物小票数字识别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