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梁式液压抽油机的优化设计与仿真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液压抽油机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液压抽油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·液压式抽油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研究的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| 第12-14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液压抽油机的动力学分析 | 第14-29页 |
·YCYJ10-5.4-7.5液压抽油机介绍 | 第14-15页 |
·液压抽油机的运动学分析 | 第15-21页 |
·位置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速度分析 | 第17-20页 |
·加速度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液压抽油机的受力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液压抽油机的悬点载荷分析 | 第23-28页 |
·悬点静载荷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| 第24-26页 |
·悬点动载荷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| 第26-27页 |
·摩擦力对悬点载荷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悬点的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 | 第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液压抽油机传动机构及主要部件的优化设计 | 第29-55页 |
·抽油机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 | 第29-36页 |
·设计变量 | 第29-30页 |
·目标函数 | 第30-33页 |
·约束条件 | 第33-34页 |
·机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| 第34-36页 |
·等强度游梁的设计与优化 | 第36-47页 |
·游梁的结构和材料 | 第36-37页 |
·游梁的受力分析与选型 | 第37-38页 |
·Pro/E行为建模在结构优化分析中的应用 | 第38-39页 |
·等截面梁的优化 | 第39-44页 |
·等强度梁设计 | 第44-47页 |
·驴头的设计与优化 | 第47-54页 |
·驴头的结构和材料 | 第47页 |
·驴头的受力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驴头结构的设计 | 第49-51页 |
·驴头的优化 | 第51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4章 抽油机的液压系统及其1D仿真 | 第55-76页 |
·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| 第55-56页 |
·液压缸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| 第56-58页 |
·液压缸的结构 | 第56-57页 |
·液压缸的速度负载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液压系统的参数设计 | 第58-64页 |
·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 | 第58-59页 |
·蓄能器的状态方程 | 第59-60页 |
·基于系统平衡油缸、蓄能器参数的计算 | 第60-61页 |
·系统计算 | 第61-63页 |
·系统平衡度与液压系统效率的计算 | 第63-64页 |
·液压系统在AMEsim中的仿真 | 第64-75页 |
·AMEsim接口与建模过程 | 第64页 |
·液压缸的建模 | 第64-68页 |
·整个液压系统在AMEsim中的建模 | 第68-71页 |
·仿真与结果分析 | 第71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5章 液压抽油机1D及3D联合仿真 | 第76-95页 |
·基于ADAMS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| 第76-85页 |
·ADAMS软件的介绍 | 第76页 |
·建立抽油机三维模型 | 第76-78页 |
·ADAMS中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78-81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81-85页 |
·机液联合建模与仿真 | 第85-91页 |
·创建/检查需要交换的变量 | 第85页 |
·定义接口 | 第85-86页 |
·输出系统模型 | 第86-87页 |
·在AMESim中输入ADAMS模型 | 第87页 |
·联合仿真测试与分析 | 第87-91页 |
·基于联合仿真蓄能器充气压力对抽油机平衡度的影响 | 第91-9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6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95-96页 |
·总结 | 第95页 |
·展望 | 第95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0页 |
附录1 | 第100-104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