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·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| 第9-13页 |
·植被指数应用综述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| 第15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·论文总体框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6-17页 |
·试验数据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遥感数据预处理 | 第19-24页 |
·几何校正 | 第19-20页 |
·BJ_1 与 IRS_P6 影像的几何校正 | 第19-20页 |
·MODIS 预处理 | 第20页 |
·大气校正 | 第20-22页 |
·BJ_1 大气校正 | 第21-22页 |
·IRS_P6 大气校正 | 第22页 |
·MODIS 大气校正 | 第22页 |
·地形校正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基于分类的植被指数分析与应用 | 第24-4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25-27页 |
·方差分析 | 第27页 |
·多重比较分析 | 第27页 |
·几何校正后植被指数特性分析 | 第27-34页 |
·植被指数对地物分类适用性的比较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植被指数对树种适用性的比较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大气校正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地形校正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·不同遥感数据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| 第38页 |
·植被指数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| 第38-41页 |
·基于植被指数的森林信息提取 | 第38-40页 |
·基于植被指数的森林树种分类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基于植被指数的森林 LAI 定量反演 | 第43-62页 |
·数据说明 | 第43-45页 |
·遥感数据 | 第43页 |
·LAI 测量数据 | 第43-4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植被指数计算 | 第45页 |
·植被指数校正 | 第45-46页 |
·反演模型与评价方法 | 第46页 |
·LAI 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6-57页 |
·马尾松 LAI 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杉木 LAI 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竹林 LAI 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| 第52-55页 |
·阔叶林 LAI 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模型验证与 LAI 成图 | 第57-61页 |
·马尾松 LAI 反演模型验证 | 第57-58页 |
·杉木 LAI 反演模型验证 | 第58-59页 |
·竹林 LAI 反演模型验证 | 第59-60页 |
·LAI 分布图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植被指数归一化及 LAI 应用 | 第62-74页 |
·研究数据与技术路线 | 第62-63页 |
·不同传感器的光谱归一化系数计算 | 第63-65页 |
·不同传感器的 NDVI 归一化前后对比 | 第65-70页 |
·归一化前后 BJ_1 的 NDVI 对比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归一化前后 IRS_P6 的 NDVI 对比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归一化前后 BJ_1 与 IRS_P6 的 NDVI 对比 | 第68-70页 |
·基于归一化后 IRS_P6 植被指数的马尾松 LAI 反演 | 第70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