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前言 | 第11-16页 |
| ·药品不良反应的介绍 | 第11-13页 |
| ·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| 第11-12页 |
| ·重大药品不良反应举例 | 第12-13页 |
| ·省级 ADR 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3页 |
| ·当前国外的法规制度 | 第13-14页 |
| ·美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现状 | 第13页 |
| ·欧盟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日本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现状 | 第14页 |
| ·我国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法规和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建立ADR 系统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·满足国家的法律规定 | 第15页 |
| ·满足业务部门的职能需求 | 第15页 |
| ·满足具体工作人员的功能需求 | 第15页 |
| ·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| 第15-16页 |
| 第2章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| 第16-25页 |
| ·系统建设目标 | 第16页 |
| ·ADR 系统功能需求 | 第16-22页 |
| ·基层用户填报系统功能需求 | 第16-18页 |
| ·省级用户数据分析系统功能需求 | 第18-22页 |
| ·ADR 系统相关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| ·B/S 网络结构 | 第22-23页 |
| ·数据库 | 第23页 |
| ·Web 服务器 | 第23-24页 |
| ·ADR 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·技术上的可行性 | 第24页 |
| ·经济上的可行性 | 第24页 |
| ·实施上的可行性 | 第24-25页 |
| 第3章 省级 ADR 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 | 第25-36页 |
| ·ADR 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| 第25页 |
| ·ADR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| 第25-28页 |
| ·系统业务层次划分 | 第28页 |
| ·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| 第28-29页 |
| ·部署视图 | 第29-31页 |
| ·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·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| 第32-33页 |
| ·ADR 管理系统的主要流程设计 | 第33-36页 |
| ·ADR 的管理流程 | 第33-34页 |
| ·ADR 的上报流程 | 第34-36页 |
| 第4章 系统的实现 | 第36-45页 |
| ·在环境中实现 ADR 监测与报告的平稳运行 | 第36-37页 |
| ·强化“疑报”思想 | 第36页 |
| ·建立和完善目前的ADR 监测、报告制度 | 第36-37页 |
| ·确定重点的监测控制对象 | 第37页 |
| ·强化相关人员协作性 | 第37页 |
| ·系统主界面介绍 | 第37-38页 |
| ·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| 第38-45页 |
| ·系统管理功能 | 第38-40页 |
| ·基础数据维护功能 | 第40页 |
| ·报表管理功能 | 第40-41页 |
| ·信号监测功能 | 第41-42页 |
| ·信息处理功能 | 第42-43页 |
| ·检索统计功能 | 第43-44页 |
| ·其他功能 | 第44-45页 |
|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50页 |
| ·系统应用效果 | 第45-46页 |
| ·论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| 第46-50页 |
| ·通讯方面 | 第47页 |
| ·系统安全方面 | 第47-48页 |
| ·透明度方面 | 第48页 |
| ·报告途径方面 | 第48-49页 |
| ·科技发展方面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