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冶金工业论文--冶金机械、冶金生产自动化论文--炼钢机械与生产自动化论文--炼钢生产自动化论文

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炼钢终点碳温控制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转炉终点碳温控制方法及国内外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转炉终点碳温控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外转炉终点控制概况第12页
     ·国内转炉终点控制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·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5页
第二章 建模数据预处理第15-26页
   ·数据的异常值剔除及无量纲化处理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异常数据的剔除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数据的无量纲化第17-18页
   ·数据的特征变量选择第18-20页
     ·信息论概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二维及三维互信息的转炉应用第20页
   ·数据的SOFM聚类及熵值法加权第20-22页
     ·SOFM聚类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熵值法加权第21-22页
   ·数据预处理效果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 ·仿真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 非等间距GM__GRNN组合转炉静态控制模型第26-35页
   ·非等间距GM(1,1)的转炉应用第26-29页
     ·非等间距GM(1,1)第26-28页
     ·非等间距GM(1,1)的转炉应用实例第28-29页
   ·广义回归神经网络——GRNN第29-31页
   ·非等间距GM GRNN组合转炉静态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·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方式第31-32页
     ·非等间距GM GRNN组合转炉静态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组合模型计算结果第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四章 转炉终点碳温的优化控制第35-46页
   ·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概论第35-36页
   ·改进的PSO_BP神经网络辨识预测模型第36-43页
     ·人工神经网络概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误差反传人工神经网络——BP神经网络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粒子群算法——PSO算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基于改进PSO算法的BP碳温双输出辨识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仿真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·基于PSO的转炉终点碳温优化控制模型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性能指标函数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算法优化的关键问题第44页
     ·控制结果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五章 转炉终点碳温静态控制模型的软件设计第46-54页
   ·软件开发工具及实现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转炉炼钢终点碳温静态控制模型的软件结构第47-53页
     ·转炉数据预处理模块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组合静态模型控制模块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模块第50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54-55页
   ·展望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9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Petri网的钢铁生产系统的物流建模
下一篇:基于群智能优化算法的烧结配料优化设计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