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| 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·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·X射线的产生 | 第11页 |
| ·X射线检测基本原理 | 第11-12页 |
| ·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概述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发展 | 第13-16页 |
| ·国外发展状况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发展状况 | 第15页 |
| ·数字成像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 | 第16-17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·课题的创新性 | 第18-19页 |
| 第2章 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基本构成 | 第19-25页 |
| ·常规X射线检测技术 | 第19-21页 |
| ·原理及系统构成 | 第19-20页 |
| ·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| 第20-21页 |
| ·X射线数字检测技术 | 第21-24页 |
| ·原理及系统构成 | 第21-22页 |
| ·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| 第22-2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3章 X射线数字图像的预处理及分割方法研究 | 第25-37页 |
| ·引言 | 第25页 |
| ·图像的预处理和缺陷分割 | 第25-36页 |
| ·图像的几何变换 | 第25-27页 |
| ·数字图像的降噪与特征增强 | 第27-34页 |
| ·基于区域的灰度阈值分割 | 第34-36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36-37页 |
| 第4章 焊缝X射线数字图像缺陷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| 第37-46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系统方案设计 | 第37-38页 |
| ·图像的处理技术 | 第38-40页 |
| ·灰度转换和去噪 | 第38-40页 |
| ·Canny算子边缘检测 | 第40页 |
| ·边缘像素的直方图及相关统计 | 第40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5页 |
| ·试验对象 | 第40-41页 |
| ·试验结果 | 第41-44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5章 列灰度法在焊缝缺陷快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| 第46-60页 |
| ·引言 | 第46页 |
| ·实验器材与实验方案 | 第46页 |
| ·实验器材 | 第46页 |
| ·实验方案 | 第46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46-52页 |
| ·中值滤波处理 | 第46-47页 |
| ·直方图均衡处理 | 第47-48页 |
| ·列灰度波形分析法 | 第48-52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7页 |
| ·缺陷图像的列灰度变化及残差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根部未焊透缺陷图像两种情况的列灰度分析 | 第53-56页 |
| ·气孔缺陷图像两种情况的列灰度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编制VC++缺陷自动识别程序 | 第57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6章 基于MATLAB的缺陷快速识别的GUI界面设计 | 第60-69页 |
| ·人机交互模式 | 第60-63页 |
| ·图形用户界面GUI(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)介绍 | 第60页 |
| ·图形对象的属性及其句柄 | 第60-62页 |
| ·GUI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流程 | 第62-63页 |
| ·缺陷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63页 |
| ·基于GUI的缺陷分析系统设计 | 第63-68页 |
| ·GUI监测系统主框架的创建 | 第63-65页 |
| ·系统M文件的创建 | 第65-67页 |
| ·系统应用和结果分析 | 第67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结论 | 第69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8页 |
|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