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Contents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(一)“80 后”文学的发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(二)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“80 后”小说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| 第12-14页 |
一、“80 后”文学中的后现代特征 | 第14-25页 |
(一)“80 后”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| 第14-18页 |
1、“80 后”入史的巧合和误读 | 第14-15页 |
2、“80 后”出场的文化语境 | 第15-18页 |
(二)摹仿与误读 | 第18-25页 |
1、充满欲望的身体写作 | 第18-21页 |
2、随意并置的拼贴模式 | 第21-23页 |
3、光怪陆离的商品拜物 | 第23-25页 |
二、精神谱系的找寻 | 第25-47页 |
(一)在碰撞中上下求索 | 第25-35页 |
1、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 | 第25-27页 |
2、虚拟与写实的碰撞 | 第27-29页 |
3、历史叙事:现实的回望 | 第29-32页 |
4、文革叙事:断裂的历史 | 第32-35页 |
(二)在回溯中反思与期待 | 第35-47页 |
1、空间的构成与母题的阐释 | 第35-39页 |
2、异化的阴影与迷失的自我 | 第39-43页 |
3、暴力的潜流与死亡的黑洞 | 第43-47页 |
结语: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