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3S技术的微地形构建及其对典型草原植被格局的影响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5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·3S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| 第11页 |
| ·微地形的生态学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微地形构建 | 第12-13页 |
| ·植被——环境关系研究 | 第13页 |
| ·植被制图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植被调查与制图 | 第14页 |
| ·地形数据获取 | 第14页 |
| ·植被分析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5-17页 |
| ·行政区地理位置 | 第15页 |
| ·气候 | 第15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15页 |
| ·植被土壤 | 第15-17页 |
| 第三章 基于3S技术的微地形构建 | 第17-26页 |
| ·前言 | 第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20页 |
| ·地形数据获取 | 第17-19页 |
| ·数字高程模型(DEM)的生成 | 第19页 |
| ·坡度与坡向数据获取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20-25页 |
| ·等高线与高程点 | 第20-21页 |
| ·DEM与坡度、坡向 | 第21-25页 |
| 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四章 植被制图 | 第26-37页 |
| ·引言 | 第26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6-31页 |
| ·数据获取 | 第26-27页 |
| ·遥感影像数字图像处理 | 第27-31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31-36页 |
| ·分类系统 | 第31-32页 |
| ·植被制图 | 第32-36页 |
| 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五章 微地形与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分布的关系 | 第37-53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7-38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37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37-38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38-50页 |
| ·毛登牧场坡度坡向数据 | 第38页 |
| ·不同海拔与植物群落分布的关系 | 第38-40页 |
| ·不同坡度分级与植物群落分布的关系 | 第40-44页 |
| ·坡向与植物群落分布的关系 | 第44-50页 |
| ·小结 | 第50-53页 |
| ·海拔对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| 第50页 |
| ·坡度对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坡向对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