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时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其拯救—海德格尔对技术时代生态问题的沉思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6页 |
第一章 技术时代人的生存困境的表现 | 第16-28页 |
第一节 自然本质的异化 | 第16-20页 |
一、 自然异化为持存物 | 第17-19页 |
二、 自然异化为能量库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人的本质的异化 | 第20-24页 |
一、 人处于“敞开者”之外 | 第20-22页 |
二、 人异化为订造者 | 第22-23页 |
三、 人异化为持存物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无家可归的状态 | 第24-28页 |
一、 世界的图像性时代 | 第24-26页 |
二、 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技术时代人的生存困境产生的根源 | 第28-42页 |
第一节 技术是困境产生的直接根源 | 第28-33页 |
一、 工具性的技术 | 第28-29页 |
二、 现代技术的本质——集置 | 第29-31页 |
三、 技术时代的危险命运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人自身是困境产生的现实根源 | 第33-35页 |
一、 人成为主体 | 第33-34页 |
二、 人成为统治者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思维方式是困境产生的思想根源 | 第35-38页 |
一、 表象性的思维方式 | 第36-37页 |
二、 计算性的思维方式 | 第37-38页 |
第四节 “存在”被遗忘是困境产生的深层根源 | 第38-42页 |
一、 存在的“遗忘史” | 第38-40页 |
二、 存在与存在者的混淆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诗意的拯救之途 | 第42-58页 |
第一节 转折(Kehre) | 第42-49页 |
一、 拯救 | 第42-43页 |
二、 技术作为去蔽 | 第43-45页 |
三、 人是存在的看护者 | 第45-46页 |
四、 主客不分的始源之思 | 第46-48页 |
五、 存在即涌现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“天、地、神、人”四重体蕴含的生态思想 | 第49-51页 |
一、 “天、地、神、人”四重整体的纯一性 | 第49-50页 |
二、 作为“天、地、神、人”四重整体的世界 | 第50-51页 |
第三节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| 第51-58页 |
一、 栖居的本质 | 第52-53页 |
二、 诗之度量 | 第53-54页 |
三、 诗之返乡 | 第54-56页 |
四、 守护大地的神秘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