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树种论文--针叶树类论文--杉木论文

利用根内生长圈判断杉木人工林养分限制因子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引言第11-12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2-21页
   ·杉木连栽人工林建设概况第12页
   ·杉木类树种的研究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·杉木连栽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的研究动态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国内关于连栽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国际上关于连栽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林木细根与林木生产力关系的研究动态第16-21页
     ·林木细根的研究动态与趋势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林木细根的研究方法探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内生长法的研究动态与创新第19-21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21页
第二章 材料与方法第21-27页
   ·试验地及实验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试验地概况第22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标准地的设置第23页
     ·生长量的调查及计算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内生长圈的设置与处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内生长圈的收集与细根的处理第25页
     ·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实验样品的测定第26页
   ·数据计算与分析第26-27页
第三章 结果与分析第27-52页
   ·不同连栽代数杉木人工林树木生长情况调查第27-28页
   ·不同连栽代数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分配特征第28-41页
     ·不同连栽代数、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含量第28-31页
     ·不同连栽代数、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磷含量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不同连栽代数、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钾含量第32-35页
     ·不同连栽代数、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钙和镁的含量第35-40页
     ·不同连栽代数、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pH第40-41页
   ·样地内生长圈中基质—蛭石的养分测定第41-42页
   ·样地设置内生长圈的杉木生长情况测定第42-44页
   ·样地内生长圈的细根生物量测定第44-52页
第四章 结论与讨论第52-58页
   ·不同连栽代数杉木人工林样地土壤养分的变化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样地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及比较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样地土壤磷钾含量的变化及比较第53页
     ·样地土壤钙镁含量的变化及比较第53页
   ·不同处理内生长圈中杉木细根生物量比较第53-55页
     ·二代3a杉木人工林不同处理的内生长圈细根生物量比较与分析第54页
     ·二代14a杉木人工林不同处理的内生长圈细根生物量比较与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二代21a杉木人工林不同处理的内生长圈细根生物量比较与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·一代46a杉木人工林不同处理的内生长圈细根生物量比较与分析第55页
   ·结论第55-57页
   ·讨论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施用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杉木老龄林群落的空间异质性与空间结构特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