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基于标记的恶意IP包防御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引言第11-13页
1 绪论第13-18页
   ·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15-16页
   ·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6-18页
2 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及数据包标记技术第18-32页
   ·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简介第18-23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原理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分类第20-23页
   ·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御第23-27页
     ·攻击预防措施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攻击检测措施第25页
     ·攻击响应和消除措施第25-27页
   ·攻击路径追溯和路径标识技术介绍第27-31页
     ·攻击路径追溯技术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攻击路径标识技术第30-3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1-32页
3 联合部署路径追溯和路径标识的防御方案第32-44页
   ·设计思想第32-33页
   ·方案设计第33-38页
     ·标记域的使用第33页
     ·标记过程第33-36页
     ·还原和过滤过程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性能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·仿真实现和结果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·试验环境第38-41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41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4页
4 基于攻击源标识的概率包标记防御方案第44-57页
   ·路径追溯技术的设计目标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现实目标第45页
     ·理想目标第45页
   ·概率包标记算法的局限性第45-46页
   ·设计思想第46-47页
   ·方案设计第47-53页
     ·标记域的使用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标记过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路径重构过程第50-52页
     ·性能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·仿真试验和结果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6-57页
5 基于 IPv6 地址分配策略的确定包标记防御方案第57-77页
   ·IPv6 介绍第57-66页
     ·IPv6 的新特性和优势第57-58页
     ·IPv6 数据包头部结构第58-59页
     ·IPv6 的扩展报头第59-64页
     ·IPv6 地址分配策略第64-66页
   ·DPM 算法的局限性第66页
   ·源端过滤确定包标记方案第66-71页
     ·设计思想第66-68页
     ·标记信息选项第68页
     ·标记过程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地址重构和攻击消除过程第69-71页
     ·性能分析第71页
   ·IPv4/IPv6 过渡环境下方案的部署第71-73页
   ·仿真试验和结果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73-74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和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6-77页
6 结论与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·本论文的工作总结第77-78页
   ·未来研究展望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5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85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QoS的超级节点模式网格调度研究
下一篇:Client Puzzle与信任机制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