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一、关于粮食安全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二、关于粮食进口贸易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粮食安全及影响因素 | 第16-24页 |
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一、粮食的界定 | 第16页 |
二、粮食安全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| 第17-20页 |
一、影响粮食安全的国内因素 | 第17-20页 |
二、影响粮食安全的国际方面的因素 | 第20页 |
第三节 进口影响粮食安全的理论分析 | 第20-24页 |
一、进口是保证粮食供应的重要途径 | 第20-22页 |
二、大量进口对粮食产业安全的冲击 | 第22页 |
三、“大国效应”的存在 | 第22页 |
四、进口依赖程度过高增加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中国粮食供需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| 第24-31页 |
第一节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 | 第24-26页 |
一、粮食总体生产现状 | 第24-25页 |
二、三大主粮生产现状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中国粮食消费现状 | 第26-28页 |
一、粮食总体消费现状 | 第26-27页 |
二、三大主粮消费现状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中国粮食供需未来发展趋势 | 第28-31页 |
一、中国粮食供需现状 | 第28页 |
二、未来中国粮食供需发展 | 第28-31页 |
第四章 中国粮食进口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| 第31-44页 |
第一节 粮食进口量的变动及原因 | 第31-33页 |
一、粮食进口量的变动情况 | 第31-33页 |
二、粮食进口量波动的原因 | 第33页 |
第二节 中国粮食进口来源地的变动 | 第33-37页 |
一、大米、小麦进口来源地变动 | 第33-36页 |
二、玉米进口来源地变动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中国粮食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37-44页 |
一、国内方面 | 第38-41页 |
二、国际方面 | 第41-44页 |
第五章 中国粮食的进口安全分析 | 第44-51页 |
第一节 粮食进口依赖程度分析 | 第44-47页 |
一、自给率 | 第44-45页 |
二、进口依存度 | 第45-46页 |
三、贸易竞争力 | 第46-47页 |
四、进口市场集中度 | 第47页 |
第二节 进口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一、进口对国内粮食生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二、进口对国内粮食价格变动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三、适度进口有助于中国粮食市场的稳定 | 第49页 |
第三节 中国粮食进口的可得性及禁运风险 | 第49-51页 |
一、粮食进口的可得性 | 第49-50页 |
二、粮食进口的禁运风险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第一节 结论 | 第51-52页 |
一、近年中国粮食进口量波动较大,进口规模扩大 | 第51页 |
二、粮食总体对外依赖程度较低 | 第51页 |
三、进口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大 | 第51-52页 |
四、适度进口有助于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| 第52页 |
第二节 对策建议 | 第52-54页 |
一、降低进口波动幅度,确保进口稳步增加 | 第52页 |
二、适当分散粮食进口来源,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 | 第52页 |
三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可供性,完善粮食进口品种结构 | 第52-53页 |
四、改善粮食流通体制,完善粮食进口贸易政策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