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| 第10-13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15-21页 |
| ·材料和设备 | 第15-17页 |
| ·质控菌株 | 第15页 |
| ·试剂 | 第15-16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16页 |
| ·实验用主要抗生素 | 第16-17页 |
| ·16SrDNA基因测定的引物 | 第17页 |
| ·方法 | 第17-21页 |
| ·临床病例 | 第17页 |
| ·标本采集 | 第17页 |
| ·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检查和细菌涂片检查 | 第17-18页 |
| ·细菌培养 | 第18页 |
| ·药敏试验 | 第18-19页 |
| ·前列腺液中16SrDNA基因的检测 | 第19-20页 |
| ·统计学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第三章 结果 | 第21-29页 |
| ·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检查和细菌涂片检查结果 | 第21-23页 |
| ·白细胞的半定量计数结果 | 第21-22页 |
| ·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 | 第22页 |
| ·细菌涂片结果 | 第22-23页 |
| ·前列腺液病原学检测结果 | 第23-25页 |
| ·普通细菌培养结果 | 第23-24页 |
| ·L型细菌培养结果 | 第24页 |
| ·真菌培养结果 | 第24页 |
| ·支原体、衣原体培养结果 | 第24-25页 |
| ·药敏结果 | 第25-27页 |
| ·细菌培养药敏的结果 | 第25-27页 |
| ·支原体药敏结果 | 第27页 |
| ·前列腺液中16SrDNA基因的检测结果 | 第27-29页 |
| ·扩增产物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PCR法与培养法的比较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讨论 | 第29-36页 |
| ·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及药敏实验 | 第29-31页 |
| ·病原菌的构成 | 第29-30页 |
| ·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| 第30-31页 |
| ·前列腺液中16SrDNA基因的检测对慢性前列腺炎诊断的意义 | 第31-33页 |
| ·细菌涂片的临床实用性 | 第33页 |
| ·白细胞与慢性前列腺炎 | 第33-36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| 综述 | 第40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