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| ·概述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情况 | 第9-13页 |
| ·配筋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配筋砌体结构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底部大空间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抗震设计理论 | 第13-15页 |
| ·静力理论 | 第14页 |
| ·反应谱理论 | 第14-15页 |
| ·时程分析理论 | 第15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结构的弹性静力分析 | 第17-25页 |
| ·工程概况及结构模型 | 第17-21页 |
| ·结构的弹性静力分析结果 | 第21-24页 |
| ·有效质量系数 | 第21页 |
| ·自振周期、振型 | 第21-22页 |
| ·楼层侧向刚度 | 第22-23页 |
| ·结构位移 | 第23-2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结构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| 第25-39页 |
| ·地震波的选取 | 第25-28页 |
| ·结构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| 第28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四章 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| 第39-64页 |
| ·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| 第39-40页 |
| ·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 | 第40-44页 |
| ·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假定 | 第40页 |
| ·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| 第40-41页 |
| ·侧向力分布模式选取 | 第41-42页 |
| ·目标位移的求解 | 第42-43页 |
| ·Pushover分析方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| 第43-44页 |
| ·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墙体计算分析模型的简化 | 第44-48页 |
| ·宏观模型 | 第44-45页 |
| ·微观模型 | 第45-48页 |
| ·微观模型与宏观模型的比较 | 第48页 |
| ·塑性铰的属性与设置 | 第48-49页 |
| ·Pushover分析工况 | 第49页 |
| ·Pushover分析结果 | 第49-62页 |
| ·基底剪力—顶点位移曲线 | 第49-51页 |
| ·塑性铰分布 | 第51-56页 |
| ·能力谱—需求谱 | 第56-62页 |
| ·对底部大空间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体系适用高度的建议 | 第62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1. 结论 | 第64-65页 |
| 2. 展望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-7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