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道德建设的历史考察 | 第18-37页 |
·建党初期到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道德建设 | 第18-21页 |
·加强思想理论宣传与教育,启发、唤醒民众的阶级觉悟 | 第18-19页 |
·确立革命纲领,为革命道德建设指明方向 | 第19-20页 |
·领导工农运动,把道德理想付诸实践 | 第20页 |
·开创军校和军队道德教育 | 第20-21页 |
·土地革命时期的道德建设 | 第21-26页 |
·注重民生建设,赢得人民信赖 | 第21-23页 |
·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| 第23-25页 |
·建立新型的官兵和军民关系 | 第25页 |
·纠正错误思想倾向,恢复道德建设的正确道路 | 第25-26页 |
·抗日战争时期的道德建设 | 第26-32页 |
·加强意识形态建设,实现全民族抗战 | 第26-29页 |
·大力开展党员和干部教育,提高党性修养 | 第29-30页 |
·塑造亲民、廉洁、高效的执政形象 | 第30-32页 |
·解放战争时期的道德建设 | 第32-37页 |
·开展整党、整军和反腐倡廉工作 | 第32-34页 |
·发动人民,取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| 第34-37页 |
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道德建设的历史成果及其经验教训 | 第37-51页 |
·道德建设的历史成果 | 第37-42页 |
·直接配合了党领导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 | 第37页 |
·确立了共产主义道德,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| 第37-39页 |
·创造了井冈山、长征、延安等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| 第39-40页 |
·推动了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| 第40页 |
·培育了新型的共产主义国民精神,实现了国民性的改造 | 第40-41页 |
·锻造了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共产党 | 第41-42页 |
·形成了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| 第42页 |
·道德建设的经验 | 第42-48页 |
·科学估价道德建设的作用,摆正道德建设的位置 | 第42-43页 |
·坚持道德建设的阶级性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重视党员尤其是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 | 第44页 |
·塑造良好执政形象 | 第44-45页 |
·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 | 第45-46页 |
·形式多样、方法科学 | 第46-47页 |
·根据革命形势决定道德建设内容 | 第47-48页 |
·道德建设的教训 | 第48-51页 |
·由于错误领导,某些阶段脱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| 第48-49页 |
·带有经验性、偶发性,缺乏深入性 | 第49页 |
·过分夸大阶级教育,为反右斗争扩大化和“文化大革命”埋下祸根 | 第49-51页 |
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道德建设的当代价值 | 第51-57页 |
·正确认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| 第51-52页 |
·加强党自身的各项建设,注重思想首位原则 | 第52-53页 |
·树立危机意识,坚持群众路线 | 第53-54页 |
·完善政治制度,塑造民主、廉洁、高效的执政形象 | 第54-55页 |
·改造传统道德,正确对待西方道德,培育社会主义新道德 | 第55-57页 |
5 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