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地学论文--环境地理学论文

中国东南三种典型湿地土壤CO2、CH4排放通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的研究

致谢第1-8页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4页
第1章 绪论第14-2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·湿地碳循环的过程第16-17页
     ·CO_2的循环及影响因素第17-18页
     ·CH_4的循环及影响因素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湿地碳循环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0-24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23-24页
第2章 材料与方法第24-34页
   ·研究区域概况第24-28页
     ·杭州西溪湿地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湖州市下渚湖湿地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余杭区径山水稻田第27-28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28-30页
     ·野外采样点的布置第28页
     ·样品采集第28-30页
   ·湿地CO_2和CH_4排放通量的测定第30页
   ·土壤样品的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·SOC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DOC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TN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·数据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通量计算第32-33页
     ·SOC计算第33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33-34页
第3章 湿地CO_2与CH_4排放通量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·湿地CO_2排放通量第34-37页
     ·CO_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第34-36页
     ·三种典型湿地中CO_2通量的变化第36页
     ·不同积水状态下CO_2排放通量的变化第36-37页
   ·湿地CH_4排放通量第37-40页
     ·CH_4通量的季节变化第37-39页
     ·三种典型湿地中CH_4通量的变化第39页
     ·不同积水状态下CH_4排放通量的变化第39-40页
   ·湿地CO_2与CH_4排放通量之间的关系第40-41页
   ·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 湿地土壤环境要素与土壤有机物组成的分布特征第42-51页
   ·湿地土壤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第42-45页
     ·温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·pH第43-44页
     ·Eh第44-45页
   ·湿地土壤有机物组成的分布特征第45-50页
     ·SOC第45-47页
     ·DOC第47-48页
     ·DOC/SOC第48-49页
     ·TN第49-50页
   ·小结第50-51页
第5章 土壤剖面CO_2与CH_4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第51-68页
   ·湿地采样点空间聚类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·土壤剖面CO_2浓度的垂直分布第52-54页
   ·湿地土壤剖面环境要素对CO_2浓度垂直分布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 ·温度第54-55页
     ·pH第55-56页
     ·Eh第56-57页
   ·湿地土壤有机物组成对CO_2浓度垂直分布的影响第57-60页
     ·SOC第57-58页
     ·DOC第58-59页
     ·TN第59-60页
   ·土壤剖面CH_4浓度的垂直分布第60-61页
   ·湿地土壤剖面环境要素对CH_4浓度垂直分布的影响第61-64页
     ·温度第61-62页
     ·pH第62-63页
     ·Eh第63-64页
   ·湿地土壤有机物组成对CH_4浓度垂直分布的影响第64-67页
     ·SOC第64-65页
     ·DOC第65-66页
     ·TN第66-67页
   ·小结第67-68页
第6章 结论与展望第68-71页
   ·结论第68-70页
   ·不足与展望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作者简历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GIS的临安市低丘缓坡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
下一篇:基于多指标体系的临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