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晶器液位控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| ·连铸技术的发展状况 | 第11-14页 |
| ·连续铸钢简介 | 第11-12页 |
| ·连铸技术的发展方向 | 第12-13页 |
| ·我国连铸技术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| ·连铸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 | 第14-17页 |
| ·连铸自动化的发展 | 第14-15页 |
| ·连铸自动化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| 第15-16页 |
| ·连铸自动化的分级 | 第16-17页 |
| ·结晶器液位控制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| ·结晶器的用途和分类 | 第17-18页 |
| ·结晶器液位控制技术的发展及要解决的难题 | 第18-19页 |
| ·液位控制的影响因素 | 第19-20页 |
| ·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简介 | 第20-23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3-25页 |
| 第2章 棒材连铸机结晶器液位系统 | 第25-39页 |
| ·连铸生产工艺 | 第25-27页 |
| ·棒材连铸结晶器液位系统构成 | 第27-29页 |
| ·棒材连铸机技术参数 | 第27-28页 |
| ·棒材连铸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| 第28-29页 |
| ·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 | 第29-37页 |
| ·结晶器液位控制的重要意义 | 第30-31页 |
| ·结晶器液位的检测方法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结晶器液位的控制方法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传统的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 | 第36-37页 |
| ·棒材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3章 结晶器液位系统建模 | 第39-45页 |
| ·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成 | 第39页 |
| ·液位系统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4页 |
| ·交流伺服电动缸模型 | 第41-42页 |
| ·塞棒流量特性模型 | 第42-43页 |
| ·拉速特性模型 | 第43页 |
| ·结晶器模型 | 第43页 |
| ·结晶器液位检测模型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4章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晶器液位控制器设计 | 第45-65页 |
| ·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 | 第45-49页 |
| ·输入输出变量的选择 | 第45-46页 |
| ·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 | 第46-48页 |
| ·输入精确变量的模糊化 | 第48-49页 |
| ·输出模糊变量的清晰化 | 第49页 |
| ·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9-58页 |
| ·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| 第50-51页 |
| ·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1-55页 |
| ·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训练和学习 | 第55-58页 |
| ·仿真研究 | 第58-63页 |
| ·算法流程图 | 第58-59页 |
| ·Matlab中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| 第59-61页 |
| ·仿真结果比较 | 第61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-73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项目科研情况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