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煤炭气化工业论文--气化理论(可燃气体、瓦斯)论文

煤在高炉渣中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第1章 文献综述第13-31页
   ·引言第13-14页
   ·我国的能源状况第14-16页
   ·炼铁领域余热余能回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钢铁企业的节能情况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炼铁领域余热余能的利用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·煤热解机理和影响因素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煤热解过程的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煤热解过程中的发生的化学反应第19页
     ·煤热解的影响因素第19-20页
   ·煤焦气化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第20-23页
     ·煤焦气化基本反应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煤焦气化的反应历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煤焦气化的影响因素第22-23页
   ·煤热解气化的热分析及表观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·热分析方法和热分析动力学的介绍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煤热解气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第24页
     ·气固反应机理函数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热分析动力学数据处理方法第25页
     ·煤气化反应的动力学机理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、目的及意义第26-31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研究路线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9-31页
第2章 担载高炉渣下煤热解特性热重分析及其动力学研究第31-53页
   ·主要实验装置和仪器第31-32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2-36页
     ·实验样品的制备与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高炉渣与煤粉的混合方式第33页
     ·热重实验的基本原理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实验程序设定第34页
     ·实验流程图第34页
     ·实验操作步骤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实验工况第35页
     ·实验的评价指标第35-36页
   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6-40页
     ·煤粉与高炉渣的质量配比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 ·煤种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·担载高炉渣情况下煤热解动力学的研究第40-51页
     ·担载高炉渣情况下煤热解动力学机理函数的建立第40-47页
     ·担载高炉渣情况下煤热解动力学参数的求解结果及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担载高炉渣情况下煤样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9-51页
   ·担载高炉渣情况下煤热解动力学计算结果的检验第5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3章 担载高炉渣下煤焦气化反应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第53-73页
   ·引言第53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3-58页
     ·实验样品的制备与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高炉渣成分配比第54页
     ·煤样担载高炉渣的方法及步骤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热分析实验程序的设定第55页
     ·内外扩散影响消除实验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热分析实验的误差来源及本实验工况第56页
     ·煤焦气化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·煤焦气化热重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8-71页
     ·煤样与高炉渣的质量配比对煤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58-60页
     ·煤种对煤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升温速率对煤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62-64页
     ·高炉渣中化学成分对煤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64-69页
     ·气化反应温度对煤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69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4章 担载高炉渣下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的研究第73-91页
   ·引言第73页
   ·担载高炉渣下煤焦气化反应机理函数的建立第73-82页
     ·选择气-固反应模型时应考虑的问题第74-75页
     ·热分析动力学数据处理方法的介绍第75-76页
     ·气化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建立的基本思想第76页
     ·动力学机理函数F(X)的推断第76-82页
   ·担载高炉渣下煤焦气化动力学参数的求解第82-84页
   ·担载高炉渣下煤焦气化动力学机理模型的建立第84-86页
   ·担载高炉渣下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的校验第86-87页
   ·建立担载炉渣下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的特点第87-88页
   ·担载高炉渣下煤焦气化反应中的补偿效应第88-90页
     ·担载高炉渣下煤焦气化动力学参数间的补偿效应第88-89页
     ·补偿效应的理论分析第89-9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0-91页
第5章 熔渣煤气化系统产气特性的实验研究第91-117页
   ·实验仪器和设备第91-93页
   ·实验原料制备和分析第93页
     ·煤粉的制备与分析第93页
     ·高炉渣的制备与分析第93页
   ·熔渣煤气化系统实验台设计第93-97页
     ·给料系统第94-95页
     ·气化主反应器第95-96页
     ·产气成分分析系统第96-97页
   ·实验操作过程第97页
   ·实验工况第97页
   ·实验调试关键的问题第97-98页
     ·气化剂流量的校正第97-98页
     ·最小气化剂流量的确定第98页
     ·稳定状态下实验参数的测定第98页
   ·实验的考察指标第98-99页
   ·高炉熔渣煤气化系统反应特性的研究第99-104页
     ·煤种对熔渣气化反应的影响第99-102页
     ·煤粉粒度对熔渣气化反应的影响第102-104页
   ·高炉熔渣煤气化系统操作参数的考察第104-114页
     ·气化反应温度对熔渣气化反应的影响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·气化剂流量对熔渣气化反应的影响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·气煤比对熔渣煤气化反应的影响第112-11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4-117页
第6章 结论第117-121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结论第117-120页
   ·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20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27页
致谢第127-12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9-131页
附录第131-140页

论文共1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模糊理论的CDMA语音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
下一篇:中厚板轧机过程控制系统架构与模型设定